為什麼我們不需要讚美孩子的畫?


「你看我畫了一個車子!」寬寬揮動圖畫紙,要我看他的畫。我點頭,告訴他:「我看到了,你畫了一輛車子」。他顯得很開心,低頭繼續用力塗。四歲的他,畫畫是因為他自己喜歡。

我認為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孩子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出於內在的動機,而不是為了得到大人的讚美或換取一張貼紙。畫畫也是如此。但我也知道,美術教育在幼稚園已經陷入一種迷思。

「畫畫」這件事成了重要的教學活動,各種的研究指出美術活動對幼兒的意義,說明畫畫跟創造力有關、能夠整合深化孩子的經驗與學習、是孩子的另一種語言。這些當然都沒有問題,問題是我們將美術創作的特質視為可能性,抑或學習目標?如果是後者,就會出現「孩子能不能做到?」的問題。

然而,學齡前幼兒個別性差異極大,即使是年齡只差一兩個月,也會表現出截然不同的能力。當我們把美術活動設定為共同學習目標時,勢必會有一些孩子達不到目標。另一方面,也可憐了老師。因為他們有教學成果的壓力,為了在短時間內呈現結果,他們不得不用儘可能,讓孩子都能「畫得出來」(符合大人對於畫畫的認知)。

這個結果,與美術活動之於孩子的意義,背道而馳。甚至,形成了一種壓力。當我們張貼出「好的」作品,稱讚「畫得好」的孩子,那些能力還未發展出來的孩子呢?他們當然可能失去勇氣提筆畫畫,或只能說:「我不會畫」。

如果,我們能夠看到「畫畫」更本質的層面,我們會有不一樣的作法。如同我在早期幾篇文章中所陳述的:「畫畫」是一種本能,與孩子的心智狀態和生活經驗有關。五歲的孩子就是沒法像六歲的孩子一樣畫畫,除了極有天賦的孩子。如果,硬要讓五歲的孩子辦到,我們就得使用非常的方法。

我不否認的確有孩子能在大人的指導下畫出超齡的圖像,但這究竟有何意義?如果,我們等待孩子,讓他依照自己內在時鐘的速度,也許他會到小學一年級,才畫得出一個「樣子」,但這種經驗是完全不同的,那是他不斷探索與嘗試的結果,是他自己獨有的經驗。在這種情形下,讚美對他其實是多餘的。

當孩子與我們分享他的作品時,他要的並不是:「好漂亮喔!好厲害喔!」的讚美。他可能只是想讓我們看看他畫出了什麼。過度的、無區別的讚美,只會混淆孩子。它無法讓孩子瞭解自己有怎樣的能力又達成了什麼,只是華麗而虛無的言語。

教室裡的桌邊,經常有孩子畫畫的身影。他們主動來到桌邊,埋頭揮筆,很少需要我的回應。他們只會在畫完之後,把畫交給我,要我幫忙寫上名字、收起來。或許在別人的眼裡,他們的圖畫完成度不夠,根本談不上是「學畫」。但,幼兒根本就不應該學畫。畫畫是他們發現「我」與「世界」的歷程,讚美或誰又怎麼幫得上忙呢?
---------------------------------------------
版主回覆:
你可以客觀描述你在孩子的畫中所看到東西或圖形,
譬如:我看到了你畫了一輛紅色的車子;
我看到了你畫了一個圓形.
孩子有時只是希望我們關注,並認真對待他所做的事.
你可以試試看.



来源:藝術森林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