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海外圈地 全球承包300萬畝超本省耕地


浙商海外「圈地」風潮漸濃,截至今年6月,已有50萬浙商在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從事農、林、牧、漁等產業,承包土地面積300餘萬畝;跨省承包 5000萬畝土地務農開發,面積已超本省耕地,相當於再造一個浙江農業。在中國土地、環境、勞動力等資源日益緊缺的今天,浙商通過「資本輸出」,用「全球化」來突破生產資料緊缺的狀況。

老朱的巴西農場

21世紀經濟18日報導,浙商朱張金在巴西南大河洲農場擁有20萬畝土地。「我已經投進3000多萬美元,養了3700多頭牛,還有大片的良田。」海寧市斜橋鎮華豐村朱張金說,從2007年至今,他的巴西農場裡播小麥還是種大豆,是多養牛還是多種稻,都需要他親自決策。

老朱說,巴西是個資源大國,領土面積8.547億公頃,其中可耕農地1.525億公頃,是中國的三倍。肥沃的土地、充足的陽光、優質的水源,搞農業的先天條件比中國一些地方好得多。巴西農業人口少,政府鼓勵外資從事土地開發。

乘飛機到巴西要40個小時,而到東北只要3個小時。朱張金說,但到巴西種大豆成本比東北便宜,東北1公頃土地的大豆產量只有巴西的2/3;巴西氣候條件也比東北好,東北適合大豆播種的時間每年只有7~10天,巴西是70天,機器設備的使用效率也更划算。在運費方面,巴西大豆到中國要50美元/噸,與東北大豆南下浙江的費用基本持平。

朱張金錶示,他在巴西生產糧食主要是運往國內,中國缺什麼他就種什麼。「進口農產品,就是進口土地和空氣。」浙商資本投資促進會秘書長蔡驊說。

現在,朱張金又與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合作,計畫三年內在巴西土地種植面積達到30萬畝,爭取五年以後達到150萬畝。朱張金的遠期計畫還包括,轉移100戶村民去巴西,並在國內投資加工企業,建起一條農產品產業鏈。

全球的浙農們

早在1991年,溫州人葉康松就註冊「美國康龍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初期主營淡水養殖和香菇培育。在銷售溫州打火機等產品獲利後,葉氏代理西洋參在華業務迅速做大。最近,他和中農墾集團合作在美國威斯康辛州開發農場,計畫引種江南水生農作物茭白。

2006年,青田人王加建到亞塞拜然旅遊用餐時發現,在這裡點一盤蔬菜沙拉最便宜的也要8歐元,即使向服務生要一個西紅柿也要加收折合人民幣約5元的費用。於是,他在該國Blada城找到一塊50餘畝的土地,投資300萬元種菜。

王加建說,僅在Blada城就有四五個浙江人經營的菜場,浙籍菜農約有100人。而保守估計,整個溫州地區境外做「農場主」的超過800人。以平均每個農莊雇佣15人進行日常管理,溫州籍的境外菜農將達1.2萬人。

浙商海外「圈地」風潮來勢洶洶。浙江省農業廳副廳長朱志泉表示,現在美國、日本、韓國、烏拉圭等地都有浙江農產品基地,僅浙江瓜農在國外的種植面積就超過萬畝,而在海外種田的浙商已達50萬人。

更多溫州資本看中森林、草場等資源

2004年,溫州人盧偉光投資一億元購買150萬畝擁有永久砍伐權的巴西森林——實際上,包括土地,以及土地上的所有動植物都已被他買下。按照巴西的法律,這位地板商每砍伐一棵樹,都必須栽種一棵新的樹苗。

2005年,盧偉光又斥資8000萬元,購買俄羅斯海參崴60畝林地。他說,1998年之後,國內嚴禁對自然林進行砍伐,而在地板出口享受退稅政策、木材進口關稅為零的背景下,誰掌控了森林資源,誰就在整個木地板產業鏈中掌握了先機。

2007年,溫州德嘉木業有限公司取得剛果(布)63.6萬公頃的林地開發權,木材蘊藏量2000多萬立方米。目前,溫州廣壽、浙江新洲等十多家民企也在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投資森林採伐、漁業捕撈加工項目。

「在澳大利亞,幾百元人民幣就能買一畝地,獲得的是所有權、永久使用權,非常值得來投資。」瑞安市農業龍頭企業協會顧問吳植松說,澳大利亞農業很先進,而當地不少農場主厭倦了農村生活,有賣出農場的意向,有一定設施的農地也僅標價不到1000元/畝。
 



来源:21世紀經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