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造地」只為賣指標 (圖)

發表:2010-10-09 17:4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縣九龍鄉的一處深山,用石塊壘成的高山梯田顯得格外刺眼。這片約350畝的「耕地」是去年開發完成的,稀疏種植的油茶和花生目前尚無收成。
    
不過,當地政府似乎並不指望這些梯田有好收成,它們更大的價值在於能按一定比例轉換為折抵指標,通過浙江省國土資源廳設立的統籌專戶進行有償調劑。

有償調劑收入成為土地開發所在縣市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而折抵指標也為浙江杭州、寧波等耕地資源匱乏地區的快速工業化、城鎮化提供用地保障。但這項在浙江推行12年之久的「折抵指標有償調劑」政策開始面臨極大考驗。
    
高山上的「耕地」
    
從景寧縣城出發,沿甌江下行約55公里處,遠遠可見一片被開墾成梯田的山頭。乘輪渡到甌江對岸,再走約5公里的崎嶇山路,便到達金山村。
    
高山梯田位於村莊上方的群山間。在村民的帶領下,記者來到開墾現場,只見幾個山頭都改造成梯田狀,一層層用石塊堆疊而成,頗有氣勢。豎在山腳下的宣傳牌顯示,這是「浙江現代農業——油茶產業示範基地」,造林時間是今年2月,佔地面積350畝。
    
金山村村民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去年春節後開始開墾,到今年2月份完工。
    
一份招標材料顯示,景寧縣對 2008~2009年度土地開發項目施工監理進行公開招標,建設規模約12000萬元。以每畝1.5萬元的價格折算的話,整個年度土地開發項目近8000 畝。
    
村民告訴記者,開墾出來的只能叫山地,由於缺水,玉米、蕃薯等農作物是沒辦法種植的。他說,一些地方原來還可以利用山泉水種植一季水稻,但造田要追求整齊,也被推掉了。
    
在景寧縣城西南的梧桐鄉林山村,一處山頭剛被推平整理。「原來的松樹和竹子有一人多高,現在白花花的生地能種什麼呢?」63歲的林老伯反問道。
    
在他的指引下,記者來到林山村左上方的山間,一處面積更大的高山梯田呈現在眼前,據其估計有近100畝。這名老農說,不僅他們村裡有砍林造地的,別的村莊也有,對面那座山頭上「白雲」狀的東西,也是政府新造的「耕地」。
    
一道光禿禿的山嶺在崇山峻嶺中尤為醒目。一個特點是,這些開墾的耕地都處於遠離鄉鎮的群山中。如果沒有知情人帶路,很難找到。
    
目前,林山村的年輕人大多數在外打工,小孩也接到景寧縣城去讀書,留下的都是中老年人。因此造成大片水田荒蕪,林地雜草叢生。對於常年居住在山裡的人來說,他們不明白的是,一邊是大量荒蕪的水田,一邊又大費周章地毀林造地。
    
造地只為賣指標
    
這種大規模造地的運動,背後是地方政府的利益訴求。
    
長期以來,農業的發展非但無法帶來地方財政收入的增長,而且還增加地方財政農業公共支出的負擔。在地方政府眼裡,開墾100畝「耕地」每年的農業產出遠不如折合為「耕地」指標划算。
    
所謂「耕地」指標,官方的說法是「折抵指標」,指經過土地整理新增有效耕地折抵建設用地指標。在浙江省,折抵指標最初起源於1998年6月浙江省政府頒布的一個旨在鼓勵農村土地整理工作的文件。
    
「起初的動機是通過這一政策實行土地整理的資本化運作,解決縣市政府缺乏土地整理激勵的問題。」浙大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汪暉對本報記者表示。
    
據統計,1986年至1996年間浙江通過農村土地整理新增耕地只有12.93萬畝,佔同期新增耕地面積總量的17.3%。之所以通過土地整理新增的耕地比例低,是因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的成本遠遠高於土地開發。
    
為了推動農村土地整理工作,浙江省提出了五條鼓勵政策,其中一條是土地整理新增有效耕地的72%可以折抵建設用地指標。
    
2000年,為破解建設用地供給與需求的區域不平衡性,浙江省開始允許折抵指標(含復墾指標)跨區域有償調劑,從而構建了一個折抵指標市場,並在當年將「實行土地置換政策,積極推進土地整理」這一政策上升為地方性法規。
    
於是,有償調劑收入便成為一些縣市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而發達地區則獲得大量的建設用地指標。
    
2002年4月,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實施山海協作工程的重大戰略決策。其用意是通過合作,推進發達地區的產業向欠發達地區梯度轉移,實現全省區域協調發展。這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土地資源代開發,即由麗水、衢州等多地地區為寧波、紹興等市完成新增耕地指標。
    
以寧波為例,今年上半年全市已立項開工在建的開發造地項目共165 個,規劃新墾造耕地4萬餘畝。但可利用耕地後備資源日益貧乏,耕地佔補平衡矛盾十分突出。拓寬市外補充耕地成為一個重要渠道,該市國土部門多次赴麗水的景寧、松陽、龍泉等地進行協商,共簽訂市外調劑用地指標2萬餘畝。
    
「毀林造田」何時休
    
自2000年以來,折抵指標市場開始大規模發育,指標交易量不斷上升,交易價格也水漲船高。據汪暉調查,折抵指標的市場價格,從起初的1萬元/畝左右,上升到2004年的3萬~4萬元/畝,2007年折抵指標價格已經達到7萬~9萬元/畝。現在顯然不止這個價格。
    
同樣由麗水市代管的龍泉市,從2007年起以綜合開發低丘緩坡的名義,大規模實施山上造地工程。開發的新增「耕地」指標,由市裡統籌,每畝指標可賣8萬~10萬元。
    
景寧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黃瑞璐對本報記者表示,這些山上的造地項目,將用於耕地「佔補平衡」,但否認用於建設用地指標出售。此前當地坊間的說法是,景寧縣政府領導在一次會議上要求國土部門2009完成財政收入2億元。
    
但分析《景寧畬族自治縣農村土地開發整理和建設用地復墾實施辦法》不難發現,行政命令和利益分成把這些局委辦綁在了一起。
    
假定一個土地開發麵積100畝的項目,經省國土資源廳覆核,按實際新增耕地面積,所在鄉鎮可獲得每畝3000元的工作經費,也就是30萬元,節省部分的30%可用於獎勵參與土地開發的人員。此外,在鄉鎮(管理區)年度工作目標考核還將獲獎0.5分。
    
參與的林業、農業、水利等部門也將獲得每畝200~300元的工作經費。當然,收益最為豐厚的仍屬國土資源部門,土地開發和土地整理項目按產生指標純收益的15%安排給國土資源部門用於彌補工作經費。
    
根據當地政府規定,只能在荒山、荒坡、荒草地、火燒跡地、廢棄園地、災毀耕地等地方開墾耕地,且明確禁止在大於25度以上坡地和自然保護區內開墾。但在利益引誘下,一些地方政府部門不惜毀林造地。如此,若不嚴加監管,「毀林造田」現象將呈「前仆後繼」之勢。



来源:第一財經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