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圖阿拉城
幾百年前,大清皇帝的一紙「不許漢人入足遼東」的禁令,就像是一份欲蓋彌彰之猜想,於是,一個有關赫圖阿拉與大清龍脈、寶藏庫的傳說,就在清廷內室、皇宮大院以及江湖上流傳開了……
赫圖阿拉,大清的龍興之地、滿族文明之搖籃、清王朝第一都城,位於遼寧省撫順新賓滿族自治縣的永陵鎮東4公里處,坐落在蘇子河南岸的一座橫岡上。
彈指一揮間,幾百年過去了,雖然不可一世的大清王朝早已煙飛雲滅,但有關赫圖阿拉與大清龍脈、寶藏庫的傳說,卻依然如夢魘般纏繞在人們的心頭。那麼,赫圖阿拉古城到底位於何處?裡面曾經發生了哪些歷史事件?傳說中的龍脈、寶藏是否真實?或許惟有走進赫圖阿拉,才能解開這謎底。
赫圖阿拉,滿清王朝的發源地
「赫圖阿拉」是滿語,漢意為「橫岡」,即平頂的山岡。其建築為一城一郭式(內外城式),城垣由土、石、木雜筑而成。
據史記載,努爾哈赤的曾祖父福滿,當年建了6座城池,分別分給自己的6個兒子,其中福滿的第4個兒子叫覺昌安,也就是努爾哈赤的祖父,分到的城池就是現在的赫圖阿拉城。1559年,努爾哈赤誕生於赫圖阿拉。作為滿族和清王朝的龍興之地,赫圖阿拉,是大清歷代帝王心中的不可替代之聖地,龍脈之所在。所以隨著清王朝的興盛、發達,而日漸被尊崇和重視。不僅在此設府設廳,還派兵駐守。清太宗皇太極更是尊赫圖阿拉為「天眷興京」。清王朝鼎盛北京後,順治皇帝又封赫圖阿拉為「創業之地」而敕建保護。
汗宮大衙門
汗宮大衙門:八旗在這裡誕生
汗宮大衙門,又稱金鸞殿,尊號臺,是赫圖阿拉的心臟所在,位於古城北側的高岡上。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11月,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把滿族原有的黃、白、紅、黑4旗中的黑旗改為藍旗,並增加了,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共8旗。此年的正月初一, 58歲手握「八旗」的努爾哈赤,雄心勃勃的在赫圖阿拉汗宮大衙門內「黃衣稱朕」,自稱為汗,大金國因此而生。從此一個嶄新的、宏偉的清王朝的第一都城——赫圖阿拉便依天聳立在關東的大地上,同時一個進兵中原,一統天下的霸念在努爾哈赤腦海中醞釀而成了。
走進大殿, 正中央是努爾哈赤當年登基稱汗的寶座,寶座前是努爾哈赤批閱奏折的龍書案,在龍書案的東西兩側有鶴銜蓮花蠟臺、熏爐和香亭。寶座左右兩側擺放著8旗。
與汗宮大衙門相鄰的是汗王寢宮,共分4間建築。東一間是努爾哈赤與心愛的大妃阿巴亥住的寢室,設南、北二個的圈炕,中二間是汗王舉行祭祀活動的場所,西間是努爾哈赤16個嬪妃合住的地方。據史料記載,汗王和大妃冬天睡在南炕,夏天睡在北炕,對面炕擺有炕桌、火盆是汗王吸菸品茶的地方,西間有南、北、西3面相連的萬字炕,滿語稱它為突瓦,它有兩個作用,一方面可以解決坐臥起居問題,另一方面又可以通過炕面散熱來取暖。可謂一舉二得,實用而方便。但16個嬪妃合住一個房間,細想起來卻感覺有些蹊蹺而不可思議。
汗王井
汗王井下,有沒有神秘寶藏?
據清代野史記載,努爾哈赤曾掠奪了數以千萬計的黃金、白銀以及大量的珍寶財物。由於滿族當時是遊牧民族,對食物、財物有著強烈的儲備意識,所以,這筆數額巨大的寶藏被秘密地運到了當時的大金國都——赫圖阿拉,並藏在了一口名曰汗王井的古井內。
汗王井位於內城中部,正白旗衙門岡下西南方,為赫圖阿拉城內惟一一口水井。三百多年來,城內軍民皆用此水,故有「千軍萬馬飲不干」之譽。因努爾哈赤在此城「建元稱汗」, 故得名「汗王井」。
那麼汗王井下到底有沒有傳說中的寶藏呢?這須從大妃阿巴亥說起。阿巴亥是努爾哈赤最寵愛的14子多爾袞的母親。生前,努爾哈一心想把王位傳給多爾袞,但其一死,汗王之印,卻落在8子皇太極的手上。皇太極雖然得以繼位,但國庫中的金銀財物,卻依然掌控在阿巴亥的手中。生怕夜長夢多,皇太極向軟硬不吃的阿巴亥下了最後的通牒,要麼交出全部的寶藏,要麼與努爾哈赤一起殉葬。
出乎皇太極意料的是,阿巴亥竟然選擇了為努爾哈赤殉葬的這條死路。阿巴亥死後,一心惦記著寶藏的皇太極是挖空了心思,最終在他的淫威酷刑之下,內務府的官員道出了這筆寶藏的去向,即從內務府的暗道運往汗王井的。於是,急不可耐的皇太極即命人從汗王井與暗道兩處入口處順籐摸瓜尋找。但是,兩批被派下去尋寶的人,一去卻無音信,同時被用來傳遞信息的繩子也不知被什麼動物撕咬斷了。
心有不甘的皇太極又接連派下去了好幾批人,結果依然是有去無回。惱羞成怒的皇太極,下令掘地三尺,擺出了一副不挖出寶藏絕不罷休之勢。誰料軍士們剛掄起鍬鎬,準備挖掘時,原本晴空萬里的天空驟然間黑雲蔽日,同時,一股濃煙從汗王井中滾滾而出。濃煙散盡,阿巴亥從井中而出。皇太極當即嚇得魂飛魄散。阿巴亥怒斥皇太極念財忘義,不思進取。並告之,此寶藏是大清的國本運數,將護佑大清國運昌盛,江山永固。驚恐萬狀的皇太極當即跪地叩拜,併發誓不再尋找寶藏。話音剛落,天空雲開霧散,一切又恢復如舊。曾經的井口通道與內務府的秘室暗道,也在雲開霧散的那一剎那,消失得無影無綜。
從此,大清寶藏的真實位置便不再有人知道,同時,寶藏的下落也就越發變得撲朔迷離起來。此後,一代又一代的清廷執政者們,只知道大清在關外還埋藏著一筆珍寶,但誰也說不清這筆寶藏究竟藏在何處。
索倫桿子與石碑,神秘的傳說和寓言
從努爾哈赤的故居出來,夕陽已經微斜。當我把目光再一次投向老屋時,一根被安插在一個漢白玉石座之上的木桿,吸引住了我的眼球。仔細打量,那木桿頂部還套著一個錫鬥。感覺有些新奇,於是,就向一位正蹲在籬笆牆下抽煙的滿族老人打聽。
「這可是一根非同尋常的木桿啊。」老人一開口,就把我的胃口給吊了起來。在我再三的懇求之下。滿族老人慢悠悠地給我講起了一個有關索倫桿子與烏鴉的傳說。老人指著那木桿說,這叫索倫桿,它是滿族傳統的祭天神桿。老罕王努爾哈赤青年時給遼東總兵李成梁作僕役,李成梁看出他日後必定反明,於是想殺掉他。老罕王得知此消息後就逃跑了。怕放虎歸山,而留後患,李成梁派兵窮追猛殺。眼見就要追上了,這時一大群烏鴉從天而降,落在了老罕王身上,將他嚴嚴實實地遮蓋住。追兵以為是一棵樹,沒有理會。老罕王得以活命。為了感謝烏鴉的救命之恩,他統一滿族各部之後,下令滿族百姓都要在自己的院子裡豎立木桿套錫斗,以美味祭祀烏鴉,這就是滿族民間流傳的「索倫桿子」的由來。
「一個皇朝的成敗興衰,都是有天數定論的。」老人的話匣子一旦打開,便有說不盡的掌故與傳說。在點上一支我遞過去的「中華」後,他又興致勃勃地嘮叨開了另一個傳說。都說大清皇朝是成也女人,敗也女人。但其實不然,逆天而行,成也會變敗,興也會轉衰。如果愛新覺羅後代能按照石碑上的旨意行事,大清的氣數年限,肯定超過300年。老人的話中有話,見我一臉的惘然,又接著說道,當年努爾哈赤在挖井時,曾挖出了一塊石碑。石碑上有一段文字,上寫將來敗毀愛新覺羅家業的必定是葉赫那拉家的女人。於是,努爾哈赤當即發下禁令:愛新覺羅的子孫後代,絕不允許迎娶葉赫那拉家的女人為妻。可是這咸豐卻偏偏逆天而行,娶了慈禧……
在老人的長長的嘆息聲中,夕陽終於依山而落了。告別了老人,當我正準備往山下而去之時,一陣清悠的鐘聲從背後的古城上空響起。在迴盪的鐘聲中,一群如幽靈般的烏鴉,爭先恐後地鳴叫著衝向赫圖阿拉,衝向那一根根聳立於夕陽余輝中的索倫桿子……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