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中國士兵在天安門廣場站崗。(圖片來源:LEO RAMIREZ/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3月30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台灣近期遭遇中共一連串統戰與滲透的認知作戰,包括台灣藝人轉發「當歸貼文」、鼓吹武統的中配網紅「亞亞」爭議、富察因叛亂罪遭中共判刑等,引發社會關注。學者黃兆年受訪時指出,中共「軟硬並進」統戰策略,真正目的是要分化台灣內部,製造對立;學者孫國祥強調,台灣必須跳脫「一中」框架,才能主導自身論述。
綜合央廣及中央社報導,近期台灣遭遇一連串中共「剛柔並濟」統戰行動,包括多位台灣藝人轉發中共外交部的「當歸貼文」,進行政治表態;有「小陸委會」之稱的國際青商會中華民國總會大陸事務委員會赴中國參訪,並由國台辦主任宋濤親自接見,鼓勵青創赴中投資;中配網紅劉振亞因鼓吹統戰言論,被註銷居留,強制遣返中國;國台辦隨後提出設「台獨舉報專欄」反制;八旗文化總編輯富察(本名李延賀)因煽動分裂國家罪,遭中共判刑等。
這些事件凸顯中共統戰策略從文化、經貿到法律手段,意圖深化對台灣的影響力,並試圖分化台灣社會認同。其實,綜觀今年以來的中共涉台言行,無論是對台工作會議、惠台措施或劃設操演區、戰備警巡等舉措,陸委會已明確定調為中共對台的「和戰兩手」策略。
民進黨立委陳冠廷表示,中共對台策略已走向「軟的更軟、硬的更硬」的雙面統戰手法,一邊透過灰色地帶操作如共機擾台、科研船及海警行動製造台海緊張局勢,另一邊加強針對台灣青年的拉攏工作,包括國際青商會訪中。中共這些行動是藉由釋放利益,並設置KPI以擴大統戰滲透力道;至於背後真正意圖是利用「以台灣青年影響青年」進行操作,進一步擴張中共的意識形態宣傳。
陳冠廷示警,部分中共提供的「誘因」背後藏有風險,例如鼓勵台青申辦中國居住證、身分證及置產,恐觸及台灣法律對國籍及戶籍的規範,因此須提高警覺。他強調,真正的交流應是無目的性的,而不是由國台辦或中共資助的有計畫宣傳行為,台灣民眾應該強化辨識統戰行動,避免在無意間淪為中共對台滲透的工具。
政治大學國發所所長黃兆年說,中共利用「恩威並濟」的統戰策略,看似矛盾,實際上具有相輔相成的操作邏輯;因為中方一方面試圖透過補貼、宣傳及文化交流等柔性手段,製造出更多「認同中國、支持統一」的友善聲音;另一方面,卻對出版界或媒體界採取高壓懲罰,藉此打壓批判性聲音,讓台灣形成寒蟬效應。
他指出,這類操作旨在提升中國形象及政治認同,更深層的戰略目標,則是要激化台灣內部的政治對立及社會分裂。中共可能欲藉由兩面手法的操作,讓台灣社會內部「對中國的想法極化並對立」,進而讓民主制度更難形成共識。
黃兆年表示,即使中共知道柔性與強硬策略可能互相抵銷成效,但其潛在收益,是在造成台灣民主社會的內耗、失能,進而削弱台灣的整體凝聚力與國際信任。
面對來自中方的恩威並施,台灣社會普遍了解必須保持謹慎,黃兆年提到,在「理想化的兩岸交流」與「統戰操作」間,總存在模糊空間;真正的民間交流應該建立在對等、透明及互惠的基礎上,一旦出現不對稱的資訊獲取、單方面政治宣傳,甚至是經濟補貼誘惑,可能就屬於統戰或認知作戰的一環。
黃兆年解釋,從國際社會角度觀察,中國已在全球多地展現了「銳實力」擴張,不管是學術交流或媒體合作,多數伴隨高度政治性介入。不過,他認為,台灣長期面對中共威脅,在一定程度上已有警覺性;近年來國際社會也逐漸意識到問題嚴重,紛紛對中方建立起防禦機制。
南華大學亞太研究所所長孫國祥表示,中共對台統戰操作,不是單一事件,而是建立在長期系統性「文化統一工程」策略。他指出,其實自前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時代開始,北京已經將台灣內部的族群文化進行分類,並分別透過文化敘事強化中國主導權,進而削弱台灣的主體認同。
談到中方以「兩岸交流」名義所推動的統戰活動,孫國祥指出,在總統賴清德把中國明確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後,相關部會及學術機構應該儘速建立交往準則,落實「嚴格管理、適度應對」原則,避免在不對等的場域中落入中方預設的宣傳框架。
分析中共能有效推進對台的認知作戰,孫國祥強調,根本原因在於國際社會仍然普遍接受北京建構的「一中論述」下,若台灣無法跳脫框架,自建論述場域,繼續被困在對手設計的敘事空間中,在國際輿論及內部認知上就會陷於被動。
孫國祥指出,台灣在應對中共統戰與認知作戰的過程中,除了強化制度與法律外,更應該培養整體社會對資訊戰及敘事操控的識讀能力。他強調,當中共將統戰操作常態化、制度化,台灣更得要強化對民主價值的理解與認同,在外部壓力下,才能夠維持社會的集體理性與穩定;畢竟認知作戰的終極目標,是動搖台灣民主社會凝聚與共識。
針對近期台海情勢及中共軟硬手法,學者丁樹範19日指出,反分裂法活動仍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趙樂際主持,而中央軍委只派出了聯合參謀部參謀長劉振立參加,連軍委副主席都沒有出現,可見中共目前在「硬」的部分,不能太過高調。因為拉高,等於是又給民進黨「大罷免」的助力。
「軟」的方面,丁樹範表示,雖然中方想力促交流,卻因台灣政府堅持必須先官方或半官方進行溝通而持續受阻。因此他覺得中共現在是有點騎虎難下。
針對中共當局在國際上不斷透過法律戰意圖鞏固其「統一」主張,台灣外交部則持續強化台灣訴求並力爭更多支持,也歡迎國際社會關注台海和平穩定及積極促使國際社會認清到底是誰在破壞穩定現狀。
丁樹範表示,目前最值得一提的是歐洲國家,尤其是日前在加拿大舉行的G7外長會議聯合聲明,已經是連續5年表達相關立場,即台海和平穩定、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等有寫進去,表示「歐洲這幾個大國,德國、法國對台海的關心度還是蠻高的。」
談及美國政府,丁樹範認為,雖然國務院有些挺台動作,但台海議題應該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J. Trump)的意思為主,需要持續觀察。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