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裡多古槐 (圖)


位於安定門內大街東側國子監街的國子監和孔廟現已復修一新,正以嶄新的面貌迎接著中外遊客。如果遊人注意的話,就會發現在國子監街和國子監內是廣植古槐,這是為什麼呢?

國子監是我國古代最高的學府。北京的是元大德十年(1306年)修建的,其東邊與孔廟毗鄰,體現著古代「左廟右學」的規制。國子監可以說是北京最古老的學校。在「戊戌變法」時,興建學堂,廢除科舉,國子監學停辦。在國子監裡,是古槐成片,因自周代起,就有「面三槐,三公位焉」之說,即在皇宮大門外種植三棵槐樹,分別代表太師、太傅、太保的官位。古人所謂:「登槐鼎之任」,即三公之位。所以在我國封建社會裏,人們就把國槐視為「公卿大夫之樹」。在國子監裡廣植槐樹,喻示著監生們(大學生)可以考中高官之意。在周代,國子監的內外就廣植槐樹,所以在我國歷代的國子監內外就沿周禮之制,都廣植槐樹。從隋代起,我國又興起了科舉制度,其科考的考場叫「貢院」,即給皇帝和國家貢獻人才的地方。在貢院裡也是廣植槐樹。如在明清時北京的貢院內就有一棵著名的元代古槐,名叫「文昌槐」,相傳此槐是文昌射斗的地方。因在我國的民間傳說中,文昌帝是專管考試的神仙,所以在我國古代,考生們都要拜文昌帝。(現在在大考時,竟然有的家長帶著孩子到道觀中拜文昌,是否有意義?)。所以貢院的這棵「文昌槐」和考生們的文運有關,成了考生們膜拜之神。北京的國子監和孔廟修建於元代,而北京城也是在元代正式建都修建的大都城,並以槐樹為大都城街道和胡同的行道樹。七百多年來,槐樹一直是北京行道樹的當家樹,成為了北京的特色。所以,人們一說起北京的古都風貌,總是說起:「古槐、紫籐、四合院」。而且,古槐還和我國的一些古今名人有關。像西山曹雪芹故居門前的「歪脖槐」、東郊通惠河畔的「曹公槐」等,還相傳和曹雪芹有關。其例舉不勝舉。可見槐樹也是我國古代文化發展的見證。

據史料載,在元明時,北京的國子監內有國槐古柏二百餘株,隨著年代的推移,現存古槐古柏僅四十餘株。國子監裡的古槐大多種植於元代,距今已七百多年。在這些古槐中,最著名的一棵,是位於彞倫堂前西側的「吉祥槐」。

「吉祥槐」高約15米,由兩棵主幹組成,其雙干周長分別為2.6和2.5米。似一對孿生兄弟併肩而立,向人們展示著獨特的風采。此槐種植於元代,據說是元代國吉監第一任祭酒(相當於現在的大學校長)許衡所植。人們為什麼叫它為「吉祥槐」呢?相傳在明末此槐已死,但到清乾隆十六年的初夏,枝幹上忽又萌發新芽成葉,枯而復榮。國子監的師生們發現後,紛紛傳頌,當時正值乾隆生母慈寧太后六十壽辰,人們認為是吉祥的徵兆,所以得名「吉祥」。文武百官紛紛題詩作畫,以示慶賀。這年正趕上大學士將溥奉旨到孔廟祭先師,他得知此事後,竟夜宿國子監,發揮其樹畫的特長,繪製一副古槐圖,得到乾隆的嘉獎。據《日下舊聞考》載「國學古槐一株,元臣許衡所植,閱歲既久,枯而復榮。當辛末一枝再茁之出,時慈寧六旬萬壽之歲,槐市眾生,傳為瑞事」。乾隆皇帝也作《御製國學古槐詩》,詩雲:「黃宮嘉蔭樹,遺蹟緬前賢。初植至元歲,重榮辛末年。奇同曲阜檜,靈紀易林乾。徵瑞作人化,符祥介壽筵。喬柯應芹藻,翠葉潤觚編。右相非誇繪,由來事可傳。」乾隆的古槐詩和蔣溥的古槐圖及眾大臣的詩文還刻在碑上,立在樹旁。朝廷還下旨把古槐用琉璃圍牆保護起來。據說古槐詩畫碑保存完好,在1956年該碑與《十三經石刻》一起移到孔廟西側。關於此槐的名字,在上述《日下舊聞考》引句中的「槐市」。在周代時的太學旁,有一大片槐樹林。當時的士人和太學生為了互通有無,每逢初一、十五,就在槐樹林裡,各自拿出家鄉的土特產或書籍等互通有無,或進行買賣。因都是文人進行交易,故出現和氣禮讓的景象,人們稱為「槐市」,以後槐市也就泛指國子監。文句中的「槐市眾生」也就是國子監的學生。 



来源:北京晚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