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概觀


唐代,(西元618年至907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朝代之一。唐高祖李淵於西元618年推翻隋代,建立唐帝國,定都長安(今陝西西安)。唐太宗李世民繼承父業,開創了貞觀盛世,國力達於鼎盛。西元690年,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又稱為武周時期,唐朝一度被中斷,直到705 年中宗復辟,恢復唐室。

唐玄宗於西元712年登基,此後唐代國力日益鼎盛,達到巔峰時期,號稱「開元之治」,除了政經、社會方面的發展,文化方面如詩歌、小說、散文、繪畫、書法、宗教等均展現高度藝術水準,此時與西域的交流亦相當頻繁,民間一時貴「胡風」為時尚,也開創中西交流史最為璀璨的一頁。身處中西交流轉運站的敦煌,也得以保留大量的文物資料。這些文物資料於二十世紀初陸續被發現,因數量龐大,也跨越數個領域,價值極高,也形成研究風潮,即所謂的「敦煌學」。

但玄宗末期的天寶年間,爆發了安史之亂(西元755年),雖然最後朝廷平定了這場戰亂,唐朝國力迅速衰落;加上宦官勢力的崛起,朝中大權幾落入宦官之手,皇帝形同魁儡。這時候的唐代社會,即詩人筆下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到了懿宗時代(西元859年)的晚唐時代,政治上朋黨鬥爭不斷,社會上貧富不均加劇,加上中央不斷派出「節度史」之軍權,地方擁兵自重,衝突時有所聞,即所謂的「藩鎮割據」。僖宗咸通十四年(西元873年)爆發了黃巢兵變,唐朝一蹶不振,西元907年,藩鎮之一的梁王朱全忠結束了唐朝,開啟了五代十國的紛擾。

唐朝立國二百八十九年,傳世二十二位皇帝(包括武則天),在文化、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都有輝煌的成就,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東亞屬國如新羅、渤海國和日本等國的政治體制、文化等方面都受到了唐朝的很大影響。

唐代的宗教在社會上的地位與影響力,是歷史上最嚴重的。唐朝佛教的主要宗派有天臺宗、華嚴宗、法相宗、淨土宗和禪宗。天臺宗奉《法華經》,故又稱為法華宗。華嚴宗奉《華嚴經》,參與政治較多。淨土宗則易於入門。禪宗分為南北二宗,北宗創立者是神秀,他主張漸悟說。南宗創立者是慧能,他主張頓悟說。唐武宗時對佛教採取高壓政策,史稱會昌滅法,使得除禪宗南宗等少數宗派外,其他佛教派別從此一蹶不振。由於唐朝皇室姓李,又相傳其為老子之後,因此道教在唐朝上流社會也很流行。唐高宗追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也大力提倡道教,還在科舉考試中增設道舉。除了佛道二教外,當時還有伊斯蘭教、拜火教、摩尼教、景教(基督教聶斯脫利派)等外來宗教。

唐朝文學成就以詩歌最為發達。清人所編《全唐詩》共收錄兩千兩百多位詩人的四萬八千九百多首詩,這還不是全部。唐初詩人以「初唐四傑」最為著名(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盛唐時期詩人可分為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田園派和岑參、王昌齡為代表的邊塞派。其中集大成者為「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最為出名。李白的詩,飄逸灑脫,充滿浪漫主義的色彩。而杜甫的詩則更多體現現實主義之情懷。中唐時期最卓越的詩人是白居易,他的詩通俗易懂。此外還有元稹、韓愈、柳宗元、劉禹錫、李賀等。晚唐詩人以李商隱和杜牧最為出眾,被稱為「小李杜」。後世宋、明、清雖仍有傑出詩人出現,但總體水準都不如唐朝詩人,唐詩成為了中國古詩不可逾越的巔峰。

散文方面。六朝以來,文壇盛行駢文這種文體形式,駢文講究聲韻、對偶、典故,辭藻華麗,以四字句和六字句組成。在唐初乃十分盛行,以初唐四傑最為著名,但這種文體到唐朝時顯得形式僵化,內容空洞,於是產生了古文運動的聲浪。古文運動在名義上是要恢復先秦兩漢的問題,實際上是要文章更有內容,也就是「 文以載道」。韓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散文氣勢磅礡,思想深刻,號稱「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弱」;不過唐代的古文運動在韓柳去世後就逐漸衰退,唐末駢文又再度興起。

唐人小說(傳奇)是中國的一種古典小說形式,出現在隋朝,興盛於唐朝。著名的傳奇包括《柳毅傳》、《鶯鶯傳》、《南柯太守傳》、《枕中記》和《長恨傳》等,這些作品在後代均被改編為戲劇和小說,奠定明清戲劇小說發展的根基。

至於藝術成就,張萱繪「虢國夫人游春圖」(摹本)由於吸收了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初唐的閻立本、閻立德兄弟擅畫人物。吳道子則有「畫聖」之稱呼,他兼擅人物、山水,並吸收了西域畫派的技法,畫面富於立體感,有「吳帶當風」之說。張萱和周昉以畫侍女圖為主,他們的著名作品有「搗練圖」、「虢國夫人游春圖」和「簪花仕女圖」等。詩人王維擅長水墨山水畫,蘇軾稱他「畫中有詩」。唐朝的壁畫事業特別發達。莫高窟與墓室壁畫都是傳世精品。唐朝的彫刻藝術同樣出眾。敦煌、龍門、麥積山和炳靈寺石窟都是在唐朝時期步入全盛。龍門石窟的盧舍那大佛和四川樂山大佛都令人讚嘆。昭陵六駿、墓葬三彩陶俑都非常精美。其中彫刻家楊惠之被稱為塑聖。

書法方面,歐陽詢、虞世南都是初唐著名書法家。歐陽詢的楷書筆力嚴整,其名作有〈九成宮醴泉銘〉。虞世南楷書字體柔圓。顏真卿和柳公權是唐朝中後期的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的楷書用筆肥厚,內含筋骨,勁健灑脫,其代表作有〈多寶塔碑〉;柳公權的字體勁健,代表作有〈玄秘塔碑〉,世人稱顏柳二人書法為「顏筋柳骨」。張旭和懷素則是草書大家。

音樂舞蹈方面,唐太宗平高昌得高昌樂,並入原有的九部樂成為十部樂:燕樂、清商樂、西涼樂、天竺樂、高麗樂、龜茲樂、安國樂、疏勒樂、康國樂、高昌樂。唐高宗以後,十部樂開始衰落,音樂家開始研究新的樂舞。玄宗本人就是音樂家,愛好親自演奏琵琶、羯鼓等多種樂器,擅長作曲,作有〈霓裳羽衣曲〉、〈小破陣樂〉等百餘首樂曲;他非常重視音樂事業,將十部樂分為坐部伎、立部伎,曾經親選坐部伎三百人,號為「皇帝梨園弟子」,李龜年和永新娘子都是名噪一時的歌唱家。

史學上,開創了國家正式開館修史這一風潮。唐初史館奉詔所修的正史有《晉書》、《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六部。加上史家李延壽私撰的《南史》和《北史》,合計廿四史中有八部出在唐朝,佔總數的三分之一。此外,唐朝還有杜佑撰寫的政書《通典》,劉知幾的修史專著《史通》,李吉甫著的地方志《元和郡縣圖志》。

科舉制度變了漢代以來的選官制度,並唐朝進入了發展期。唐朝的學校以官辦為主。中央設國子監,下轄六學,地方設立州、縣學。學校為科舉考試服務,成績好的學校保送參加科舉考試,主要的講授內容是九經。唐朝的科舉分為常舉和制舉兩種。常舉每年舉辦考試,科目有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等。此外還有秀才、道舉、童子、一史、三史等科目。常舉的應考舉子有兩個來源,一是保送的生徒;二是鄉貢選拔出來的自學者。應考舉子主要集中在明經和進士兩科。明經科主要考試儒家經典,難度較低。進士科主要考詩賦和政論,難度高,但其是主要的高官進身之階。明經科的錄取率約為十分之一二,進士科不過百分之一二。時有諺曰:「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



来源:逢甲大學全球資訊系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