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相殘痛難忘 南韓青年盼止戰(組圖)



韓戰爆發,美國物資援臺,一批軍用吉普車在基隆港卸下。 (鄧錦輝 1952)

南北韓38度界線

60年前的那一場韓戰,對這一代的臺灣年輕人既遙遠又陌生,但對南韓青年來說,卻深刻而熟悉。這場未完之戰,是和平的隱憂,也是他們父祖輩親身經歷的生死關頭。

2004年的賣座南韓片「太極旗—生死兄弟」,以一對兄弟被迫加入戰爭,並在戰場上分別為南、北韓效力的悲劇,提供觀影人一個反思戰爭的切入點。兄弟對峙的無奈,比屍橫遍野的戰場更令人低嘆。

在臺灣師範大學學中文的南韓學生尹禎顥,就有親人幾乎親身體驗類似的情節。

韓戰期間,許多人四處避難,路上設有檢查站,專門攔下青壯男子,強迫從軍,尹禎顥的爺爺時年30上下,就這麼成了南韓兵。

有一次,由南韓、美國等國組成的聯合軍隊揮軍北攻,在離鴨綠江約100公里處,與北韓軍隊發生激烈戰役。尹禎顥的爺爺在最前線作戰,竟親眼看見自己的表弟身在不遠處的敵軍營中。

激烈的戰事阻礙了溝通,尹禎顥的爺爺無法聯繫表弟。那場戰役結束了,甚至兩韓停戰協定也簽了,尹禎顥的爺爺卻始終未再接獲表弟訊息,沙場一別,此後不知生死,想起就是心痛。

當時兩韓都有許多年輕人不解共產、反共產的理念,只是被「拉夫」強迫當兵,不知為何而戰。直到現在,6月25日對親身參與過韓戰的長者來說,仍是不堪回首的「紀念日」。

尹禎顥認為,現在的南韓經濟穩定成長,社會普遍相信政府為了維持經濟發展成果,不會貿然與北韓起衝突,70、80年代籠罩南韓的戰爭威脅感已不復存在。

只是,南韓年輕人明知戰爭可能性極低,仍無法忘懷戰爭陰影。

來自南韓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研究生金美政的祖父母及父母都經歷過韓戰,金美政從小就聽他們說,當時為躲避飛機轟炸,一家老小到深山中挖地洞,躲了好幾週,期間只靠紅薯、水果度日,想來仍歷歷在目。

對金美政來說,戰爭威脅從未遠離,南韓的兵役義務就是最明顯的例子。當曾是世界上戰爭熱點的兩岸情勢緩和,臺灣的兵役役期已減到1年左右,甚至走向募兵制,南韓則隨軍種不同,仍要服2年左右的兵役。

今年3月26日發生的天安艦事件,一度使兩韓情勢緊張,但媒體的注意力很快地轉移,天安艦議題沉沒於世界盃足球賽的浪潮中。

金美政理所當然地為南韓加油,但也關心北韓賽事。她說,雖大部分南韓人擔心一旦統一,南韓經濟會被北韓拖垮,但畢竟「我們都是同一國人民,希望不要再發生戰爭」。


韓國平民收拾細軟、登上南下列車準備避難。時值韓戰最激烈的一九五一年,聯軍退守釜山,與北朝鮮共軍做一殊死戰。(圖片提供/AP/U.S. ARMY)



来源:中央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