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學生為內地村民修橋 香港教授獲獎(圖)



吳恩融(右二)獲香港人道年獎

多年來,香港一名建築學教授率領香港大學生到中國的窮鄉僻壤,與內地大學生一起為村民修建了一座座橋樑,為他們送去了溫馨和關懷,同時也架起了香港學生與 內地學生和民眾溝通的心靈之橋。

安徽省池州市梅村鎮栗坑村是大別山裡的一個窮鄉僻壤。每當大雨天,村裡的一座公路橋就被洪水淹沒,可是 村裡的孩子們還得上學,村民們也得出外辦事。村支部書記瀋東旺說,村裡急需再建一座人行小橋。

瀋東旺:「像我們這個山區這塊,因為雨水比較多,山洪爆發,它那個橋就不能通行,直接影響村民的去行,還影響學生上學。 」

不過,栗坑村的村民們很快就會有這樣一座小橋了。上個月,一群遠道而來的香港學生與來自省會合肥市和江蘇省的大學生來到這個村莊,開始為村民們建橋,預計很快就會完工。

*愛無止境 吳恩融創建無止橋基金會*

這項建橋工程的籌劃、設計和施工者是設在香港的非牟取機構無止橋慈善基金會,寓意愛無止境。它的宗旨是組織香港 本地的大學生、專業人士和社會各界的志願者到中國最貧窮偏遠的農村去修建橋樑,好讓當地的學生和村民的行動不受河流山谷的阻擋,同時以建橋作為交流平臺, 與內地學生和民眾交流,建立心心相通的心靈之橋。

無止橋慈善基金會的創始人是香港中文大學建築系教授吳恩融。他在基金會介紹影片中說,2005年,他在甘肅省慶陽市毛寺村看到村裡的小學生冒著危險過河,於是萌生了為村民建橋的念頭。

吳恩融:「 我當時在想,如果有辦法幫他們建一座很簡單的橋,使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可以上學,那會多完美啊?」

*聯合內地大學生 基金會已建十一座無止橋*

吳恩融在英國劍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生態可持續建築是他的主要研究課題。運用可持續發展的建築模式和理念,吳恩 融教授率領香港的學生和志願者與內地的大學生一起開始為村民修建橋樑。


無止橋慈善基金會在中國內地建橋

在前港英政府高層官員鐘逸傑爵士和中國政府的協助下,無止橋慈善基金會2007年正式成立,由吳恩融擔任主席。自從2005年第一座無止橋在毛寺村建起以來,無止橋慈善基金會在四川、雲南、甘肅和安徽等地最貧困的村莊修建了十多座類似的無止橋。

安徽省池州市栗坑村的支部書記瀋東旺說:「因為每個地區發展不平衡,對於相當一部分山區的貧困村民,國家和政府的財力一時很難承擔下去。香港同胞獻出這樣的愛心,為了方便我們村民出行,尤其是小學生上學,確實做了一件好事,做了一件善事。」

*修橋同時搭建心靈相通之橋*

另一方面,修建無止橋的意義遠遠大於為村民修建一座座橋樑。何正軍是吳恩融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學的學生。

何正軍:「他的理念是,這個橋不僅僅是個實體的橋,同時也是搭起香港學生和內地學生一個交流的橋樑,讓香港的學生瞭解大陸還有很多貧困的學生,有些地方很窮。」

*內地大學生積極參與修建無止橋*

與此同時,重慶大學、南京大學和合肥工業大學等許多內地的大學也加入了無止橋慈善修橋活動。來自重慶大學的何正軍說,大陸的學生在與香港學生的交流中也受益匪淺。

何正軍:「作為學生,他們自己也想做一些善事。另外,他們覺得有這個平臺,一方面可以做這個善事,另一方面可以跟外面的、香港的學生有一些交流和聯繫,也可 以交到很多的朋友。所以,從這個方面看都是一件好事。 」

*表彰吳恩融 紅十字會頒人道年獎*

為了表彰吳恩融教授的奉獻 精神,並鼓勵更多人參與慈善事業,香港紅十字會日前把今年的香港人道年獎頒給了吳恩融和另外四個在不同領域表現出色的志願者。紅十字會秘書長陳啟明說,吳 恩融教授是一個值得推崇的香港人。

陳啟明說:「 基於第一,他幫助了山區的學生,第二,他動員了香港的年輕一代設身處地去感受其它人的困境。這兩方面,我們覺得吳教授過往的工作最值得推崇。 」

香港紅十字會表示,吳恩融教授和其它幾位獲獎者的行為是香港人的典範,但也再次證明,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活出和發揮人道精神。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