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6日,美國奧馬哈,巴菲特出席其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東大會時坐在一頭假牛上揮手。
2010年5月2日,美國奧馬哈,巴菲特在旗下的珠寶店露面,和美國14歲的女選手打乒乓球。巴菲特還搞笑地展示了一個巨大的藍色球拍,稱這可以幫助他取勝,但顯然這個「巨無霸」並沒有幫上他什麼忙。
2010年2月22日,美國紐約,巴菲特和加拿大財富管理公司的CEO康特妮出席慈善午宴,其間向美女CEO「下跪求愛」。
股神巴菲特這次似乎有點大麻煩了,原因是他和最近人人喊打的高盛掛上了鉤。
繼金融危機期間入股高盛時稱其「穩健誠信」,巴菲特在5月2日的股東會上面對深陷信譽危機的高盛,再次放言「100%支持高盛」,引來公眾對巴菲特為保護自身投資利益而不惜以信譽作賭注的猜測。
隨後,又有報導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在調查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以260億美元收購Burlington North-ern Santa Fe Corp鐵路公司時,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夜之間,股神似乎與高盛一道陷入了「誠信危機」。但回顧股神以往的發家史,顯然也有過很多決策被當時的市場質疑的情況,但事後往往證明股神是對的,這也因此成就了巴菲特之後再沒股神的佳話。
然而這一次高盛事件中,情況似乎不同,那就是:以往的力挺只關乎估值與價格,這次力挺的背後卻有著千絲萬縷的撇不清的關係。
若和人人唾棄的「道德破產」扯上關係,一直被視為美國商業良心代表的巴菲特還能否延續「神話」嗎?
巴菲特力挺高盛
4月16日,高盛因涉嫌在金融危機期間證券欺詐而遭到SEC調查,SEC稱高盛在向投資者銷售他們自己設計的一種抵押債務債券時隱瞞了關鍵信息:一方面允許客戶(保爾森對沖基金)做空該金融產品,另一方面卻向其他投資者承諾該產品由獨立客觀的第三方推出。
危機步步升級。4月29日,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司法部已經對高盛集團展開刑事調查,以瞭解高盛或其員工是否捲入涉及住房抵押貸款交易的刑事欺詐活動。
消息一出,美洲銀行以及標準普爾公司紛紛下調了對高盛股票的推薦評級以及股價預期,引發高盛股價大跌。不過在一片慘跌中,卻有一個強音發出。
美國股神巴菲特5月2日表示,他研究了高盛集團所受的指控,認定高盛在所涉交易中「沒問題」。巴菲特對此的解釋是,SEC指控中,高盛出售的組合債券由資本管理公司ACA作保,後者負有評估產品風險的責任。保爾森對沖基金公司看空後市,與ACA對賭,本身並不特別。巴菲特認為,誰是交易對手不應該影響到投資者的決定,而「如果因對手更聰明,就在交易結束後稱自己受騙,這種說法很奇怪」。巴菲特還附和了其搭檔芒格對美國監管機構監管不力的看法。「我們的問題在於,一直以來監管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的都是放縱與愚蠢的結合體。」對高盛首席執行官勞埃德是否應該走人的問題,巴菲特也表態「百分百」支持勞埃德,希望他再干10年。
巴菲特的這一番說話,不但將道德破產和高盛撇得干乾淨淨,還將矛頭直指監管部門。實際上,持有大量高盛優先股的巴菲特此前也屢次表態支持高盛。
然而,力挺高盛的話音未落,巴菲特自己卻陷入了「誠信問題」。5月6日,據外電報導,SEC正在調查巴菲特持有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在去年以260億美元收購Burlington Northern Santa Fe Corp鐵路公司時,在對其他股東的信息披露方面是否得當。
巴菲特往往是對的
回顧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發家史,股神巴菲特的很多決策雖在當時遭到市場普遍質疑,但到最後,股神往往以他獨特的眼光和投資理念「笑到了最後」。
1973年,美國股市開始下跌,巴菲特逆市買入了大約1000萬美元華盛頓郵報公司股票。原因是該公司旗下擁有華盛頓郵報、新聞週刊及幾家電視臺等優質資產,內在價值起碼4億美元,而公司總市值只有1億美元,股價打了2.5折。但巴菲特沒有想到,1973年和1974年美國股市繼續大跌,儘管華盛頓郵報經營業績持續良好,股價卻繼續大跌25%,巴菲特遭套牢。在一片批評聲中,巴菲特依然堅持持有,他堅信郵報的壟斷性競爭優勢,因為他相信擁有一家名牌報刊,在當時來講就好像擁有了一座收費橋樑,任何過客都必須留下買路錢。
2007年底,巴菲特持有的華盛頓郵報的股票市值高達13.67億美元,比當年的1000萬美元足足翻了137倍。
這樣的故事在投資可口可樂、GEICO保險公司、吉列公司以及包括中國石油等身上一再頻頻上演。
在中國,為人們所驚嘆的是巴菲特投資中石油一役,在2007年致股東的信件中,巴菲特寫道:2002和2003年,伯克希爾以4.88億美元購入了中國石油1.3%的股份,購買中石油股權時,中石油的總體市值大概是370億美元,而我們對中石油的估值是1000億美元;到2007年下半年,隨著油價明顯攀升,中石油的市值升至2750億美元;相比其他石油公司,中石油股價偏高,所以我們將手中的股票以40億美元全部賣出。
2003年正是非典肆虐的時間,香港股市一片愁雲慘霧,巴菲特剛買入中石油股票時,也有一段時間被套住的。2007年中,巴菲特出售中石油股票後,受到了中國股民空前的批評,因為中石油股票在他出售以後一路上升,人們普遍認為巴菲特賣得太早了。然而,時間再一次證明了巴菲特決策的正確性。
這次股神還能對嗎?
股神,以一次次的實踐證明了他判斷的精準,也奠定了其在全球投資人心中堅不可摧的地位。可是,這次,他還能對嗎?
事情似乎沒那麼簡單,原因就是背後有太多的利益糾結。
據悉,巴菲特持有高盛50億美元的優先股,每年為巴菲特帶來5億美元股息收益,高盛可以以每股高出10%的價格回購這些股票。另外,根據協議,巴菲特還可以以每股115美元購買50億美元高盛普通股。
正是由於這一層特殊關係,讓外界質疑巴菲特力挺高盛的真實動機。
另外一個眾所周知的情況是,在華爾街所有公司中,巴菲特和高盛一直就是「鐵桿」關係。高盛也總是將巴菲特當作自己人。這次高盛遭遇「欺詐門」,面對來自華盛頓的敲打以及民間的抗議浪潮,高盛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勞埃德第一時間選擇了向巴菲特求教如何展開更有效的應對措施。對於人人喊打的高盛,巴菲特選擇了力挺。
然而,對於巴菲特的選擇,包括哈撒韋股東在內的公眾似乎都並不樂意接受。在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妙語如珠,下面也是掌聲和笑聲相呼應。但在高盛問題上,不管巴菲特怎麼調侃,股東們似乎反應都很平淡,許多人更是對此感到很失望。
「有這樣的反應並不奇怪,畢竟現在人人痛恨金融危機,也就自然而然地痛恨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華爾街,痛恨發源於華爾街的金融欺詐和道德風險。有一點風吹草動,就必定挑動起人們敏感的神經。」一位評論人士指出。
利益相關,勢必喪失公正判斷,甚至可能昧著良心說話,這是大眾普遍的認知。就連巴菲特傳記《滾雪球》的作者艾麗斯·施羅德也說,外界需要清楚的最重要一點,就是巴菲特其實就是當事人,「只要他是一個投資者,他就必須維護這些投資」。
巴菲特力挺高盛,似乎也是在拿自己的聲譽押寶,認定高盛將能最終擺脫危機。如果高盛能夠從此次危機中順利走出,股神或將風光依舊,甚至會「更上一層樓」;但如果高盛確實被證明有問題,股神半個多世紀以來積攢的英名很可能也就此毀於一旦。
這次,巴菲特,他還能對嗎?
来源:羊城晚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