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在臺灣,去參加允晨出版社舉行的晏山農先生新書《島嶼浮光---我的庶民記憶》的發布會。兩位主講人-作家胡淑雯和台大教授李明璁---分別以"庶民"、"我的"、"記憶"、"孤獨"等關鍵詞來介紹晏山農先生的心路歷程,讓我多少有些感慨:今天,在外人,甚至是 臺灣人的眼裡,所呈現出來的臺灣圖像,其真實程度到底有多大呢?關於臺灣,又有多少是我們很難看到,而對於臺灣自身來說其實是至關重要的呢?
我想至少有三個關於臺灣的圖像,我們現在越來越少看到了,那就是:庶民的臺灣,臺北以外的臺灣,記憶中的臺灣。
翻開媒體,知識份子的研究,還有文藝作品,不乏宏大的論述,華麗的陳說,關於社會,關於人類,關於未來等等,那些普通的,民間的議題有多少呢?那些一般民眾,或者是某一個普通民眾的心聲,我們還能聽到多少?當一邊是名嘴們在那裡大聲譴責某個黨、某個人是如何製造族群衝突,而另一邊你周圍的人幾乎都說在生活中看不到什麼嚴重的族群衝突的時候,這樣呈現出來的臺灣,不是幾乎看不到庶民的存在,而只剩下"精英"們引領話題甚至是"編織"出來的社會議題了嗎?在明星充斥的時代,真正的人---庶民---消失了,這樣的臺灣,是真實的臺灣嗎?
作為臺灣社會的觀察者,住在臺北實在是一種需要不斷自我提醒的選擇,這個提醒就是,臺北是臺灣的一部分,但是並不是臺灣本身。前不久我去了一次花蓮,雖然只是不到一天的短暫行程,也再次讓我強烈的感受到,其實,有太多的臺灣特有的品質,有太多的豐富的臺灣意象,是在臺北所看不到的。或者說,如果長久居住在臺北,而不去南部、中部、西部的臺灣,其實是看不到臺灣的。我們看到的,只是臺北。令人惋惜的是,作為主要從資訊上觀察臺灣的人來說,關於臺北之外的臺灣,我們能看到的實在是太少了,令我經常要提醒自己:這樣所看到的臺灣,是真實的臺灣嗎?
還有記憶,似乎也很少看見了。偶爾會有一兩本書,試圖去抓住時光,呈現臺灣曾經走過的道路。但是整個社會氛圍,對記憶是越來越不重視了。不要說荷蘭統治時期的臺灣,也不要說日據時期的臺灣,即使是1950年代的臺灣,那時候的白色恐怖,今天的社會,還有多少記憶存在呢?甚至是1980年代,那個在我看來是臺灣社會最為豐富活躍,最為精彩紛呈的時代,其實才過去了20多年,卻彷彿如煙夢幻,幾乎看不到任何蹤影了。那麼多的記憶,其實是無形的社會財富,卻因為被集體性地擱置而浪費了。一個社會,一個民族,如果沒有了記憶,就只能用淺薄來形容。而如果我們看到的臺灣,只是眼皮下面的今日的臺灣,這樣的臺灣,是真實的臺灣嗎?
感慨一番,我的意思無非就是,我真的希望能夠有更多的論述,更多的呈現,讓我們看到一個全面的,完整的,更鄉土的臺灣。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