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幼兒園對面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某軍種的總部大院,這個大院因其自辦的一個幼兒園而出名,那裡的孩子經常能有組織地在距其不遠的一家黨的喉舌裡進進出出,在一些官方堂會上訓練有素地堆出燦爛笑容,或歌或舞,或載歌載舞。
大院門口有個商店,除了賣一些法律不禁止公開出售的軍用物資外,還有一些各地優質名牌土特產,其中就有沁州黃。那兒的沁州黃的包裝讓你看一眼首先想到的不是粥,而是自公元1636年到1911年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裡生活的那個家族--每一件包裝都是明黃的底子,有的繪有五瓜金龍,有的乾脆畫個皇帝在上頭。價格嘛,自然因其精美包裝而貴得讓我只有問問的份兒。
"這麼貴,有人買嗎?"我問軍嫂模樣的售貨員。
"有人買嗎?切,這還快斷貨了呢。好多人買了送給首長們。"軍嫂用表情批評我沒見過世面。
不知道首長們看到包裝上的皇帝--這個他們當年最反對的封建主義的總頭子,會不會覺得受到褻瀆,跟訪客說一句"你這個小鬼,搞什麼搞嘛!"但我想,小鬼們走了之後首長們一般會以"拿來主義"處理這東西--小米熬粥,皇帝扔進垃圾桶。
這個小店我N年前曾經來過一次,是外地一個供職於國家某暴力機關的朋友要求我帶他來的。這個朋友年中秋前依例要給領導意思意思,又想搞搞新意思,聽說北京的軍隊大院賣特供煙,就來了。當時我想這種特供煙可能跟以前見過的那些特供酒差不多,無非是茅台、五糧液上多印幾個諸如"專供某某單位"的字。一俟走到櫃臺前,我立即呆若木熊(依體量,我不能算雞,熊更合適)--"軍威""軍旗""戰旗",品種繁多,包裝精美,價格不菲。
"八一,有嗎?"
"有。要金的還是白的?"
"白的。"
朋友跟售貨員一問一答,我聽著像接頭暗語。售貨員轉身進了裡屋,我以為下一步就是"肖飛買藥"的情節。結果不是。售貨員拿出來的真是一條煙--純白的包裝上軍徽閃耀,"八一"二字尤其奪目。
朋友接過煙,付了錢,開封取出一盒,復開封,翻開蓋,指著翻蓋襯裡處一行紅色字跟我說:"看,有這行字的就是真的。"他又跟售貨員說:"再來兩條。"我拿過煙定睛一看肅然起敬--"請首長評吸"。
不服不行,時代真的進步了,特供煙已經超越了毛澤東手裡的什邡雪茄和鄧小平指間的小熊貓。
說起毛澤東,想起了這兩天看到的一篇文章。題目叫《60年代初的西餐菜譜》,文章出自一個叫"毛澤東遺物館"的網站,網站標稱"毛澤東遺物館是湖南省韶山管理局直屬的事業單位"。這裡的史料應該是可信的。
全文我附到後面。這裡先節選一些有趣的段落與大家分享--
60年代初,毛澤東在吃過幾種西菜後,突然對西餐中的幾種菜餚感起興趣來。他想,原來西餐中也有許多菜餚的製作方法妙不可言啊。1961年4月26 日,幾位工作人員會同廚師為毛澤東精心訂製了一份西菜、兩菜湯菜譜。從保存下來的西餐菜譜來看,內容儘管談不上十分豐富,但己比較週到的照顧到了毛澤東的飲食喜好。這份菜譜包括七大西菜系列,即魚蝦類、雞類、鴨類、豬肉、羊肉類、牛肉類、湯類。毛澤東不大喜歡牛羊肉,也許他有些嫌棄牛羊肉的膻昧。他在諸多肉類中獨獨對豬肉鍾情不悔。他喜歡紅燒肉,倘若一段時間未吃還真有些嘴饞,往往主動提出來"打打牙祭"。60年代初工作人員制訂西餐菜譜時,考慮到毛澤東這一特點,特別為其安排了小乳豬,這樣便能做到肥瘦適中,面面兼顧。
看過一本叫《紅牆童話我家住在中南海》的書,裡面說"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毛主席曾對身邊工作人員宣布:"我們就實行三不,不吃肉,不吃蛋,吃糧不超定量。"還有這樣一句話"據身邊的人回憶,在困難時期,毛澤東曾有過一星期不吃米飯,7個月不吃肉、不喝茶的記錄。"
1961年,正是"三年自然災害"時期,那些西餐主席到底吃了沒有?我想既使吃,也一定是流著淚嗯下去的!......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你在哪裡?(完)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kzgd/ad/kzgmembership-20210704_728.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