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公共住房計畫旨在以低於市場價的租金向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租賃住房,已獲得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限價商品住房資格的家庭可進入公共租賃住房保障範圍。
這類租賃房還將面向「夾心層」,即不具備購買或租賃其他保障住房資格、然而又買不起商品房的人群。成功申請公共租賃住房者最長可租住5年。
不過,許多原本可以從這項新計畫中受益的人被排除在外。外來務工人員等沒有北京市戶口的人就不具備申請資格。
北京市計畫今年建設50萬平方米公共租賃住房,以一、二居室小戶型為主;並計畫今年租出7,000套廉租房,總計30萬平方米。相關官員預計,2011年底全市廉租住房保障家庭累計達到4.8萬戶。
公眾對新的住房保障項目表示肯定。許多人聚集在各個網上論壇討論並分享有關這一項目的信息。一個經常引發激辯的問題就是,外地人是否應當包括在保障範圍內。
一位網民說,有人在原籍有房子出租了,現在跑到北京來工作要求住公共租賃房,公平嗎?所以,公共租賃房必須租給真正的無房而又收入過低者。
在北京的數百萬勞動者中,有相當數量的人是沒有北京戶口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和低收入外來務工人員。對於這些人來說,新的政策是另一種針對「外地人」的歧視。
另一位網民說,相信在北京工作生活的人們,感觸最深的就是兩件事。其一,不是北京戶籍就必須在子女入學、就醫等方方面面遭受不平等對待乃至歧視;其二,北京的房價之貴令人咂舌,按照目前的趨勢發展,普通工薪階層恐怕買一套住房就得搭進大半輩子的艱辛。(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華爾街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