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淡如水 歲久情愈真


宋朝王讜的《唐語林》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我改寫後大意如下:

有個叫崔樞的人,赴汴梁趕考,與一南方商人住在一起,長達半年之久,兩人因此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後來,這位商人不幸得了重病,臨終前對崔樞說:「看來,我的病是治不好了。按我們家鄉的風俗,人死了要土葬,希望你能幫我這個忙。」

崔樞答應了他的請求。

商人接著又說:「我有一顆珍貴的寶珠,價值萬貫,得之能『蹈火赴水』,願奉送給你。」

崔樞懷著好奇的心理,接受了這顆寶珠。可是事後他仔細想一想,覺得很不妥,怎麼能夠接受朋友這麼貴重的禮物呢?

商人死後,崔樞在安葬他時,不露聲色地,把寶珠也一同放進了棺材,葬入了墳墓。

一年後,商人的妻子從南方千里迢迢趕來尋找亡夫,並追查寶珠的下落。官府派人逮捕了崔樞,他卻坦坦蕩蕩、毫無懼色,且心平氣和、胸有成竹地說:「如果他的墓還沒有被盜湯挖的話,寶珠一定還在棺材裡。」

於是,官府派人挖墓開棺,果然寶珠還在棺材裡。

由於崔樞的道德、品格確實出類拔萃,因而官府千方百計地挽留他做幕僚,但他不肯。

第二年,崔樞考中進士,後來且出任主考官,一直享有清廉的名聲。

不難想像,假如當年崔樞帶走了寶珠,商人的妻子又不知實情,告他「謀財害命」,恐怕他有口也難辯白了。官府再追查下去,他和商人的友誼就可能另當別論,史書也就不會留下此一「葬寶珠」的美談了。

與崔樞葬寶珠的故事相比,李勉「葬黃金」的故事也毫不遜色,內容倒是差不多。

唐代天寶年間 ,有一書生旅途中暫住在宋州。當時李勉年輕卻很貧苦,與這書生同住在一家旅店裡。

然而沒到十天,書生因急病發作,很快就生命垂危。

書生臨終前對李勉說:「我家住在洪州,這次原本準備到京城求職,可是才到這裡就病得不行了,這大概是天意吧。」

隨後,他拿出黃金百兩,遞給李勉,說:「我的僕從沒人知道我帶了這麼多金子。先生為我辦完身後事,餘下的金子就贈送給你了。」

等到喪禮之時,李勉把剩下的黃金一同埋進墓中,一點也沒留下。

幾年後,李勉在開封為官,那書生的弟弟沿路尋找書生的下落。

到了宋州,得知當時是李勉主辦哥哥的喪事,就專門到開封府拜訪李勉,順便打聽黃金的下落。李勉請了假,到書生的墓地取出黃金,交給了書生的弟弟。

歷史是現實的一面鏡子。朋友之間物質上的往來,在彼此真誠互助的基礎上,當然可以進行,這也是人之常情。

即使有些很貴重的禮物,有時也可以接受。但是,這種物質往來,必須拿捏好一定的程度,如果超過了特定條件下的限度,就很可能播下禍患的種子。

君子淡如水,歲久情愈真。」這句話,是經得起時間長久考驗的至理名言。





来源:世界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