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建造的青島下水道:一百年前的領先

作者:冬亥 發表:2009-07-09 19:3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很多人是由雨果的《悲慘世界》認識「巴黎地下博物館」的,作者甚至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來介紹這宏大的地下排水系統。我曾被派遣專程去參觀考察過這能跑車能行船甚至可以作為歐美大片中追逐逃亡、槍戰爆炸拍攝場地的巴黎下水道,回來後嘖嘖稱羨的同時又連連搖頭。很顯然,這樣的排水系統的確先進方便,但花數倍乃至十幾倍的成本建造這樣一勞永逸的排水系統,就我們雖然龐大但需要多方分配的財力來說,這樣的規劃至少在目前還只能是夢想。

但兩年前一段德式下水道的出土,卻徹底改變了我的認識。有些事情,並不像表面看起來的那樣,只跟錢有關。

那段下水道已經在青島的城市街道下靜靜躺了一百多年,挖出來後選了一截放在青島市博物館的展室裡。100多年前,德國人在佔領青島期間,為這個沿海小漁村構筑出了最初的城市雛形,同時也設計了當時在中國尚屬新鮮事物的現代排水系統,有很多路段的管道一直沿用到現在,其中雨、污水分流的模式即使到今天也還有很多城市沒能做到。

德佔時期的排水管道,是為三四十萬人口的城市規模而設計的。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從改革開放以後,青島早成了幾百萬人口的大城市,原有管道的排水能力自然不能夠滿足現代化城市的需要,於是那段依然完好的排水管道才有機會「出土」。

作為一名城市建設者,我曾在青島博物館仔細觀察過那截下水道。從橫斷面來看,它高約80厘米,上大下小呈蛋狀而不是現在通用的圓形,上半部分簡單地以水泥抹面,下面大約二分之一高度的部分貼了白色的瓷瓦,現在依然釉面光亮。

下半部分呈「V」型的部分,確保了在污水流量比較小的情況下依然能夠保持比較高的流速,使污水中所夾雜的泥沙污物被衝擊得沒有沉澱的機會,減少了日後的養護。而貼上了光滑的瓷瓦,又能確保污物垃圾不會被毛刺掛住,減少了堵塞冒溢的可能。上半部分呈半圓形,直徑比較大,又能在水量比較大的時候確保過水麵積。上大下小的蛋形結構,還可以讓管道擁有儘可能大的承壓能力,因為埋在城市街道下,管道所承受的壓力主要來自上方,橫向方面的壓力相對來說就要小得多。

正是這樣巧妙的設計和很高的建築質量,才讓100多年前建設的排水管道一直使用到現在,還讓人為之讚嘆,值得借鑒。

實際上,這截貼上了德國製造標籤的管道,完完全全是「MADEINCHINA」,採用的材料是地道中國生產的,施工的工人是地道的中國人,當時在青島的德國人,除了住別墅的就是住軍營的,基本上沒有什麼做基礎工作的技術和施工人員。他們所帶來的,只是認真而又富有遠見的設計理念和為達到設計目的而嚴格堅持的施工質量而已。這也許就是現在的我們和一百多年前的德國人之間存在的差距。



来源:轉貼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