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本報記者在一次國際會議上再次見到"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記者曾多次採訪過他,每次都見他穿著一套款式老舊但非常整潔的雙排扣黑色西服。施瓦布與記者聊起他的生活,自稱不愛打扮,更不稀罕用名牌服飾或昂貴的高檔手錶來"炫富"。無論是在達沃斯年會上與數百位各國首腦聚在一起,還是奔波於世界各地,他穿的都是一套西服。施瓦布的辦公室陳設也非常簡單,沒有寬敞的空間和貴重的辦公設施,普通的沙發和茶几,加上幾個書櫃就是辦公室的全部家當了。平時施瓦布自己駕駛一輛客貨兩用車,午餐是與其他員工一樣的自助餐。
記者接觸或採訪過的許多瑞士富翁都像施瓦布一樣過著節儉的生活。在吃的方面,瑞士人絕不擺闊,那裡的餐館不允許顧客浪費,對於浪費者甚至可能會罰款;在穿戴方面,瑞士是"手錶王國",但記者所見過的大多數富翁手上戴的並不是"勞力士"、"歐米茄"等豪華品牌手錶,而只是普通手錶,有的甚至戴著中國老百姓都不願戴的塑料電子錶;在交通方面,瑞士富翁甚至普通百姓完全有條件買"奔馳"、"寶馬",然而瑞士公路上行駛的大多是"大眾"、"雪鐵龍"等普及型汽車;在日常用品方面,由於瑞士物價很高,每逢節假日,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富翁,節儉的瑞士人都開著車到鄰國買東西。2003年,本報記者曾採訪隱居在瑞士沃州的家居零售業巨頭宜家的老闆英瓦爾·坎普拉德。當地朋友說,經常看到坎普拉德開著一輛老掉牙的"沃爾沃"汽車,就連日常買菜也總是選擇在下午,因為下午蔬菜、水果價格比上午便宜得多。
瑞士富翁對自己省吃儉用,給朋友送禮也不像中國人那樣大手大腳,"打腫臉充胖子"。他們送禮一不送錢,二不送珠寶首飾,送的都是些小玩意。不久前,記者熟識的一位瑞士公司高層人員送給記者一盒精心包裝的巧克力。禮物雖然不貴重,但絕對是真心實意的。這位朋友對記者說,包裝是他夫人親自弄的。這句話讓記者感動不已。
瑞士富翁為何不像別國的富翁那樣喜歡奢侈和招搖呢?記者與當地的一位朋友聊起這個話題時,他說:"瑞士沒有資源,也很少有那種一夜暴富的人,瑞士人致富靠的只是兩隻手。"既然是靠自己雙手創造出來的財富,理所當然會好好珍惜,並形成不講奢華的習慣。
瑞士社會的整體氛圍也使富翁不願拿自己的財富炫耀。在瑞士,無論你是平民還是富翁,大家都會平等地對待你,不會因為你的貧窮而瞧不起你,也不會僅僅因為你的財富而對你阿諛奉承。相反,人們最看不起的就是那種炫耀財富的"暴發戶"。瑞士銀行家巴爾在最近出版的自傳中,對瑞士富人的心態做了最好的註解:如果他們需要兩輛車時,他們會刻意買兩輛完全一樣的普通車,讓人認為只擁有一輛車,因為他們不希望鄰居認為他們在炫耀財富。
正因為如此,在瑞士,不會有人對別人的財富話題感興趣,居住在瑞士的富豪一般也不會受到外界干擾。宜家老闆坎普拉德對本報記者說,他選擇隱居瑞士,更重要的原因是,在瑞士可以盡情享受寧靜低調的普通人生活。
在瑞士,富人並不受特別關注,更沒人只因為其財富而對他們表示尊敬。人們尊敬的是每一個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記者不久前採訪瑞士"羅氏製藥集團"時,每一名員工都向記者提起剛去世不久的該集團第一大股東維拉·奧埃利-霍夫曼夫人。
霍夫曼夫人擁有羅氏集團一半以上的股份,資產約100億瑞郎,但她生活十分儉樸,數十年來家裡從未雇過清潔工,自己動手料理家務。這樣一位節儉的老人在公益事業上卻出手大方,為世界眾多慈善機構、文化和環保組織捐了大筆善款。她靠勤勞和智慧創造財富貢獻社會,贏得了人們的仰慕。
世界銀行公布瑞士為最富裕國家,瑞士媒體並沒有大篇幅宣傳這一點,僅在消息中提了一兩句。媒體更關注的是,此次排名更多考慮國民節儉積累財富的習慣、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以及對自然資源的保護情況等非物質財富因素。這些因素雖然不能以金錢衡量,卻可以通過數學模式的轉換進行具體量化。當地媒體高興地稱,從這一點,不僅看出瑞士國民整體的富裕程度,更說明節儉等美德給國家形象添了光彩。
来源:瑞士之家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