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歐洲國家領袖將這次高峰會抬舉成了第二個布列敦森林會議(Bretton Woods)--二次大戰末期的會議,該會議讓美元成了全球龍頭貨幣,也為過去60年的經濟秩序打下了基礎。美國實際上主導了那次的會議。一如在世界大戰中角色,美國成了世界無可爭議的軍事與經濟領袖。
但是今日,美國成了引發目前信用危機的禍首,而中國卻展見了崛起的經濟實力,歐洲則團結成了一體,美國的主導地位因而遭遇了挑戰。
分析師說,歐洲領袖自認應與美國平起平坐。現在各國的角色已有所不同,權力的較勁也完全改觀。一切都讓人好奇。
歐洲份量加重
歐洲領袖們相信,信用危機並非源自他們的領土,因而他們的地位也就應獲得拉抬。
他們表示,這意味較嚴格管理的歐洲銀行模式,壓倒了美國所偏愛的較寬鬆
法律。
危機之初,眾人競相將矛頭指向美國那適者生存的牛仔式資本主義。但隨著幾週的演變,情況顯示大家竟都在同一條船上。
美國與歐洲國家發起了這次的會議,也推出種種新的規則,但是彼此之間,卻仍存在著深重的歧見。
他們的提案包括:強化對避險基金與投資銀行的監督,提高銀行的存款準備金,更透明且一致的會計標準,及限制主管薪資。
但這一切都得靠成立一個新的全球管理網加以執行,而且管理人員還得享有管理美國銀行業的權力--這在布希政府似乎不太可能。
法國總統沙柯奇上個月曾說:「靠自我管理解決所有問題,別想了。自由放任制度,該結束了。適者生存的市場,也根本不可行。」
此外,歐洲國家在這次會議上,也會較以往更為團結。他們可能口徑一致,以搏取國際支持,對抗肇致這次危機的美國政策。
美國角色
分析師說,對美國而言,這次高峰會的主要目標,則是推翻部分這些新的規則。因為一個沒有權力,缺少牙齒,又累贅的國際機構,全無用途。銀行得
自己經營,政府不會把銀行經營得更為出色。
這與布希政府的心態完全一致。
布希雖然同意需要一些新的規則,尤其是在統一會計標準與增加透明度方面,但是對政府大力介入,則態度保留。
布希於週四在發布的聲明中說:「我們必須瞭解,政府介入不是萬靈丹。歷史已經驗證,對經濟繁榮較大的威脅,不是政府介入太少,而是介入太多。」
分析師說,美國的焦點應放在導致這次經濟危機的基本面原因--主要是中國不願讓人民幣升值。
幣值偏低的人民幣,使得中國商品具有不公平的競爭力,引來了美國消費者太多的買盤。這使得中國擁有巨額的貿易順差,他們再用這些順差購買美國公債,抵押貸款擔保證券,及其它產品,而美國銀行業輕易取得資金後,貸款也就變得毫無節制。
分析師說,中國違反了遊戲規則,政治上,這是非常危險的事。
布希政府在會議中,可能提出這項議題。畢竟,要求中國讓人民幣升值,是布希政府幾年前最優先的項目 之一。
中國,俄羅斯與其它與會國家
當20國達成了一項共識,這項共識就極具影響力。這20國--包括19國家與歐盟--約佔世界經濟的90%,佔世界人口的75%。但是要達成一項共識,對這強而有力的大集團而言,卻是最困難的部分。
在這次高峰會中,中國,俄羅斯,與大多開發中國家,將會要求分享更多的權力,而且不僅僅是在20國之內,還包括在七工業國集團,世界貿易組織,及國際貨幣基金。
由於這些國家都想各取所需,能完成的作為就不太可能太多,至少這次會議如此。
有分析師說,歐洲國家不太可能促使中國改革匯率,因為中國將會要求回報。中國不會為了國際制度,而放棄出口帶動的成長策略,除非在這個制度中獲得更大的權力--亦即在國際貨幣基金獲得更大發聲權,且歐洲過度的影響力相對降低。自然,歐洲國家也就不會推出 這項提議。
儘管美國因為在全球銷售抵押貸款擔保證券,而變得聲名狼藉,但是幾乎每個人都認為,藉著其龐大的經濟體及長期的領導權,在決定世界經濟政策方面,美國仍是龍頭駕駛。
這意味歐洲國家不太可能獲得所希望取得的監督許可權。
由於各國需求不同,問題也極為複雜,且美國來的又是一位跛腳總統--預期歐巴馬不會與會,這次高峰會想要有具體成果,幾乎不太可能,只可能承諾下次將再度舉行會議。
分析師說,對這次會議,期望極低。這只是一次冗長對話的開始。
来源:鉅亨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