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病家問及是否長"蕁麻疹"真的不能吹風時,都會使我忍不住想起小時候老祖母的話,當時我和家裡兄弟姊妹一有過敏發生風疹塊時,她也如是的告誡過我們,當時也一直信以為真,直到學醫後,方才曉得此說法之無稽。現推測此說法之由來,想必因其俗名"風疹"而來,而風疹由來,可能和其發生到消失之間甚為迅速而得名,或謂"來似風,去似雲"吧!
"風疹"的學名叫蕁麻疹,現今的人大概都已接受這個名詞了,這是一種很尋常的毛病,食物的過敏、藥物的過敏,隨時可見此種病症,依非正式的統計,可能世上有將近五分之一的人都曾經驗過此病的滋味。
嚴重突來的痒感是它的主要症狀,此時在皮膚上的變化有時只是紅斑,有時很快的看到突出於皮膚表面的風疹塊(或稱風團,或稱風塊),風疹塊是十分鮮明的塊狀凸出疹。大都呈圓形或橢圓形,表面平滑或見毛孔深陷,大小不一,有的小如綠豆、有的大如手掌,可以兩、三個互相融和如地圖狀,有的中央處先行消退而呈環形風塊,在身體的各部分皮膚都可發生,尤其是衣服覆蓋部分最常發生,但是長在手掌心或腳掌心時,卻不見塊狀突起,只覺掌心又紅又腫,奇痒無比,甚而有疼痛的。由發生第一個風塊到長滿全身,有時只需2、3分鐘,通常不消治療,但不知在何時它又會捲土重來,但有時又有持續不退的,真是難以捉摸。蕁麻疹可分為急性、慢性及物理性。但亦可依其發生的機序分為過敏性及非過敏性。一般所見以過敏性蕁麻疹最為常見,而發生急性蕁麻疹的原因,最多的是食物不新鮮或過敏;藥物過敏,如:盤尼西林、磺胺劑、蟲咬。
有關蕁麻疹發生的機序是這樣的:通常在皮膚組織內有一種叫故肥胖細胞的(英文叫Mast cell)。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在外界物體入侵時,釋放一些化學物質,最主要的有組織胺(Histamines)、基寧(Kinins)、慢性反應物質(Slow Reactive Substances)等促使血管擴張,以便白血球等細跑或免疫球蛋白等物質得以由血管中起來組織內消滅入侵物,但若這種細胞受到過敏物質的作用,所放出的化學物質過多,所形成的便是不必要的血管過度擴張,血管內的液體物質過量流入組織內而形成風疹塊。
大部分的風疹塊都發生在真皮的上層部分而已,這時由於神經末端的感覺系統都在此處,因而覺得非常的痒,倘若風疹的發生在較深層的真皮或皮下時,只見局部皮膚十分腫脹而不覺有痒感,醫學上特別稱之"血管神經性水腫",此種情形最常發生在嘴唇或眼皮。
鑒於以上所述的機轉,蕁麻疹的治療常使用血管收縮劑、抗組織胺等藥劑,但是最重要的莫過於查出過敏原因而不再接觸此種過敏原,這才是最根本的治療。除了以上所述之外,蕁麻疹的發生,有時是潛在另一種疾病的病徵而已,若是如此,對於此一疾病的更進一步的檢查,將更為迫切需要。
来源:大紀元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