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漫談:風骨氣節名傳後世的黃道周


黃道周(一五八五∼一六四六),初名螭若,字幼平,福建漳浦人。黃道周自幼好學,據說他從小就在銅山孤島中的石室博覽群書,因此又號「石齋先生」。
天啟二年(一六二二),黃道周與倪元璐及王鐸同時登科進士,他們三人都有志於書法,希望能從古人法書中學習,日後得以革新書壇,於是在翰苑相約攻書:王鐸學「二王」,倪元璐學蘇東坡兼王羲之,黃道周則主攻鐘繇。小楷及行草書是黃道周擅長的書體,其小楷書確實也掌握到了鐘繇的神髓,樸厚精斂,古意盎然,著名的作品有「孝經」。他的行草書,不妍不媚,「綿密」是其特長,書評家稱「意氣密麗」,但某些作品,特別是條幅,常有緊迫的用筆節奏,少了幾分舒朗,令人心生鬱悶有壓抑感。
除工書之外,黃道周亦善畫,而且學貫古今,詩文、理學、天文、歷數無所不通,他的好友徐霞客稱讚他「字畫為館閣第一,文章為國朝第一,人品為海內第一,其學問直接周、孔,為古今第一。」
然而黃道周最為後人景仰的還是在於他的剛正不阿與忠肝義膽。面對腐敗的明末朝政,他無畏權勢,直諫敢言,在任二十多年上疏三十次,理之所在義無反顧。有一回他在諫言中批評皇帝「忠佞不別,邪正淆矣,何以致治」。只嘆皇帝昏庸,黃道周忠言逆耳,不但沒有被採納反而遭流放廣西。
南明弘光帝元年,他出任禮部尚書。弘光失政後,他擁立唐王隆武為帝並自請前往江西克敵,最後兵敗被俘。據載,當他被清兵拘捕入獄時,清廷派人百般勸降,黃道周大義凜然,不為所動,還從容不迫地作畫寫字,為中國政治史及書法史同時留下慷慨悲壯的一幕。
即使黃道周並不是書法史上響亮的人物,但就如黃道周所言:「作書是學問中七八等事」,「切勿已此關心」,能以一代忠臣的風骨氣節名傳後世,想必是他更所樂見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