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環保

發表:2008-09-12 16:0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中國人即懂得了"鑿井而飲"。在《周易》中即有"井泥不食,舊井無源",並十分注意對水源保護的記載。

東漢時,還發明瞭最早的環衛機械---垃圾翻斗車和灑水車,在城市裡設置衛生"都廁"(即公共廁所)。當時對隨地吐痰的危害性亦有很高的認識。

南宋時,都城杭州"亦有每日掃街盤垃圾者"(《夢梁錄》);到了北宋,京都開封開始設立城市環境衛生的管理機構---街道司,專管城市街道清掃和積水的疏導工作。

明代,城市配置專職清潔工 ;在太平天國時期,也曾明文規定"興鄉兵,大村多設,小村少設,日間管理各戶灑掃街渠,以免穢毒傷人。"

對於環境的美化和環境衛生的管理,在中國古代已列入法律。早在商代,法律中規定"棄灰於道者,斷其手"。戰國時亦有"棄灰於道者,黥"的法律條文,即用刀在其臉上刻下記號,再塗以墨,讓路人皆知,讓大家共同指責。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