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平:再談如何解讀中國的民意

作者:胡平 發表:2008-08-29 21:0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7月23日美國的紐約時報發表文章,說:美國知名調查機構皮尤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發布其最新調查結果,由於多年經濟的蓬勃發展和舉辦奧運的各項承諾,中國人對自己國家的經濟狀況和國家發展方向持最為樂觀的態度,在受調查的24個國家中名列第一。

這篇報導第二天就登上了中國的各大官方網站,引起很多評論。絕大多數網民對這份調查結果都表示懷疑,因為那和他們自己的感受太不一樣。有網友挖苦道:"北朝鮮才是第一。""還有古巴呢。"聯繫到近日發生的瓮安事件、楊佳襲警案以及這些事件引起的公眾反應,上述調查結果的可信度更是經不起推敲。自不待言。我這裡要提醒的是,在皮尤中心這份報告的全文裡關於"調查方法"一段中註明:本報告的"數據援引自零點研究諮詢集團自行進行的調查'中國人看世界'"。所謂零點研究諮詢集團是一家在上海的中國公司,創立於1992年,現在的幾個主要負責人都是海歸。換句話,這份發表在西方媒體上的調查結果其實是"出口轉內銷"。另外還要提醒一點,和以前幾次類似的調查一樣,這次調查也祇是在幾個大城市進行的,廣大的農村和小城鎮不在其內。

正像我早就講過的那樣,這類民意調查最大的問題是,中國政府自己就不相信。否則,它何苦還要花那麼大的氣力去壓制言論自由、壓制不同政見呢。

美國開國元勛麥迪遜指出:任何政府都是建立在民意之上的。這就是為什麼那些違反民意、蔑視民意的專制政府要千方百計地壓制言論自由,想方設法地偽造民意的原因。不錯,在今天的中國,政府控制言論的能力已經有所削弱;尤其是有了網際網路,不同政見也獲得了一定的表達空間。但儘管如此,我們仍不能低估政府操控輿論的力量。

一方面,政府依然在搞以言治罪,公開發表不同意見反對意見還是要冒風險的。這就迫使很多人不敢講真話。即便在下面接受非官方機構或境外媒體的採訪調查時,不少人也出於保險的心理,寧肯人云亦云,不敢講真話。應該說這種小心不是沒有緣由的。過去,確實有過不少人僅僅因為接受外界採訪調查講了真話而被查明身份就受到懲罰的。今年3月爆發西藏事件,當局封鎖消息,嚴禁境外媒體採訪,同時它又設置陷阱,派特務冒充境外媒體,引誘別人講真話再實行懲罰。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在面對非官方機構或境外媒體時也不肯吐露真情,那又有什麼可奇怪的呢?

另一方面,當局通過它壟斷的媒體大力宣揚主旋律,製造偽民意。老百姓雖然沒幾個會當真相信,但至少也會讓很多人陷於困惑。正像麥迪遜闡明的那樣:"人的理性,就像人自己一樣,在孤獨的時候是膽怯的和小心的,其堅定性和信心隨著它所聯繫的個體的數目的增長而增長。"一般人在感覺不到自己的觀點擁有廣泛共鳴時,很容易心虛,對自己的觀點失去自信,因此也不敢公開地表示。再加上中國缺少輿論監督的機制,不少人覺得,反正"說了也白說",那又何必那麼叫真,非說出心裏話不可呢?

不錯,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一般民眾的生活確實有所改善。但是我們不要忘記,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經濟發展得也很快,民眾生活也大幅提高,而且還沒有今天這樣懸殊的貧富差距,沒有今天這樣緊張的官民關係,然而卻爆發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民主運動。今日中國,儘管不少人從經濟發展中獲益,但絕不是對現狀沒有批判意識。很多人都明白,中國的經濟發展是建立在極大的傷天害理、不公不義的基礎之上的。早先,共產黨以革命的名義,化平民之私產為所謂全民之公產,現在,共產黨又以改革的名義把屬於全民的公產化為他們自己的私產。這樣造成的財富分配格局,誰個會服氣?祇因為共產黨掌握了空前強大的鎮壓機器,人民暫時無力進行有效的反抗,於是不少人就轉而接受現實,並努力從現實中撈取自己的一份好處;於是他們就變得似乎很知足很滿意了。在網際網路上你可以常常看到這樣一句話,說到女人遭遇強姦,"如果你不能反抗,那就享受吧。"這大概就是今日中國某些人的心理。這大概也就是今日中國政府既要做出自信滿滿的樣子,骨子裡又極其膽怯,對自由民主深懷恐懼的原因。

原載《北京之春》2008年9月號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北京之春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