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北部及中國四川兩場地震均屬淺層地震,震央都位於地底8至10公里,級數相差0.8級,但四川地震所釋放的能量是今次地震的16倍。學者表示,因為兩場地震級數不同,兩地的地質環境和樓宇結構也有差別,所以日本的災情沒四川嚴重。
釋放能量僅川震1/16
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陳龍生說,日本地震所釋放的能量比四川地震小很多,而且日本災區的地形沒有四川那麼多斜坡,岩石也較結實,山勢也沒那麼高,所以災情遠較汶川大地震輕。
另外,日本去年10月啟用的全球首個地震預報系統也發揮了效用,讓人有一點時間作出防範。加上日本建築物做足抗震措施,減少房屋倒塌。
日本人搭建的木屋在過往地震中倒塌得最多,是震災最大殺手。日本從1996年開始,政府連續3次更改《建築基準法》,把各類建築的抗震基準提到最高,要求商業樓宇能抗8級地震,使用期限要超過100年。
日本建設規劃城市時,十分重視防災避難設計。抗震性和安全性是建設公路、鐵路和公園等城市基礎設施的重點。在日本城市有許多政府指定的避難「緩衝地帶」,不少城中綠地和公園入口處都插著「地震避難所」牌子。
日本全國各地設有不少地震博物館和地震知識學習館,免費向市民開放。館內有模擬火災現場的煙霧走廊,和模擬地震的震動平臺,參觀者可以體驗到6級地震發生時的狀態。每年法定「防災日」來臨時,日本各地都會舉辦地震防災演練,向市民介紹面對突發災難的應急對策,提醒市民加強危機意識。
日本在部分海域2,000米深安裝了監測系統,通過海上監測船將有關信息發射到人造衛星上,再利用全球定位系統,密切監視大陸架板塊的移動。此外,日本政府還開發了「地震受災早期評價系統」,保存大量4級以上地震的災難資料,一旦發生大地震,該系統可在30分鐘內自動計算出受災規模,指導當局針對性地迅速展開救援工作。
来源:多維新聞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