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米價不斷上升,不少米商開始大量囤貨。市民紛窺準超市特價米而搶購,有人甚至一買就百斤以上。不少市民表示,油貴可以少吃一點,但米卻不能少吃。
4月29日,廣州東川新街市糧油檔口,檔主正在更改各種大米的售價牌,"今天大米拿貨價又漲了,特別是國產米,最多漲了6毛錢"。
在天河區專做城中村生意的米鋪老闆朱先生指,一夜間,每噸國產米的批發價暴漲三百多元。最暢銷的東北米和廣東米漲幅最大,五十斤裝的東北米,在十多天裡,由七十三元漲至八十五元,零售價被迫加至一元九角一斤。一百斤的袋裝粗糙下價米,也由一百二十元漲至一百四十五元。
據市場負責人介紹,自4月份以來,該場大米零售價格一共上漲了三次,分別在4月9日、4月14日、4月28日,昨天場再批發價上揚的壓力下,再次上調各類大米售價。
"國產大米自上週四首次啟動漲價引擎後,不到一週時間,其漲勢就趕超泰國香米的漲價幅度。尤其是國產小農粘品種,上週四還賣4元/公斤,昨天已賣到4.6元/公斤,漲幅達21.1%。"該負責人坦言。
與泰國米受國際米價影響較大、價格波動較敏感不同,國產大米的價格神經相對遲緩。
據分析,中國稻穀連續4年減產,預計今年早稻產量比上年將再減17億斤僅589億斤,加之口糧需求增大引發各地大量拋售陳糧,供需缺口進一步放大,為新大米上市高開高走再添支撐點。
此外,世界大米庫存量下降,國際市場大米價格上揚,受國際商機"誘惑",國內大米出口量不斷增加,再為國產米價上漲添上一把火。
*60日北米南調千萬噸
廣州超市和米鋪雖相對平靜,但市民明顯增加購米的數量,尤其是對超市的特價國產米,更是大手搶購。
家住廣州大道中的劉婆婆和丈夫,昨日在天河一間超市,一次過就買了四袋共一百二十斤的特價米回家。劉婆婆指,該款國產軟米很有飯味,之前賣七十二元一包,今次每包減價三元多,因擔心米價還可能再漲,所以特別買多點。
為緩解廣州等南方地區的米價漲勢,鐵道部日前決定在5月1日至6月30日期間,將集中60天時間為東北地區集中搶運1000萬噸糧食,以最大限度地解決東北糧食外運難問題,穩定中國南方稻米價格。
除此之外,東北大米也開始漲價了,黑龍江、遼寧、吉林三省大米價格均有不同程度上調。昨日,記者從玉泉路糧油批發市場獲悉,東北大米(圓粒)的平均批發價格每公斤為2.832元,較上週上調了0.08元,漲幅2.91%。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