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飛漲煞不住 中國視通膨為頭號公敵

發表:2008-01-24 07:4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大陸物價上揚,使得民眾購物精打細算。圖為北京民眾正在購買蔬菜。(法新社)

日常必需品價格飛漲煞不住勢頭,引起公眾不滿、進而演變成危機,在近年歷史中不乏例子。1988年,中國的通貨膨脹率18.5%,到1989 年激增至25%以上,這是民眾響應1989年學運的一大誘因,最後北京採取血腥鎮壓,成為「六四事件」。前車可鑒,中國如今似乎把通膨視為頭號公敵,採取各種措施抑制價格上漲。

最近,因為收入漲幅趕不上通脹,大陸居民用同樣的錢,只可以買到以前一半的基本必需品,例如豬肉。廣東省雲浮市一名姓余的退休電影放映師說,「如果就我一個人,我可以不買肉吃。但是家人要吃,我得去買豬肉。」

這位70歲的老人很清楚,最近幾個月中國主要食品價格漲得有多厲害。余老說,「豬肉價格從去年9月的每斤12元,漲到現在的每斤18元;花生油價格幾乎翻了一番,從原來的一斤7元賣到一斤13元;牛奶也從原來的每盒(250毫升)2元漲到2.5元。雞肉最近降價了,現在我多數買雞肉吃。」

余老未必會走上街抗議生活費猛增。但是,家中人口不斷增多的年輕人、對生活不再抱有幻想的學生、以及靠微薄工資度日的工人,卻可能不那麼克制,他們已經感到了空前的生活壓力。

中國社科院經濟學家易憲容表示,北京已經意識到經濟問題,可能演變成政治和社會問題的危險。根據「香港人權民主信息中心」一則報告,山東淄博中石化齊魯石化股份公司的1000多名員工,從12月3日起就開始靜坐,要求工資漲幅跟上物價上漲。該中心沒有說齊魯石化股份公司是否與抗議員工談判。

中國主要食品價格,從去年5月開始上漲,僅3個月時間豬肉價格就翻了一番。去年9月初,政府透過對生豬養殖的補貼,鼓勵農民養豬之後,豬肉和其它基本必需品的價格出現小幅回落。但是農民不願養更多豬,部分原因是藍耳病爆發,導致大約7萬多頭豬死亡。中國農業部新聞發言人薛亮8月23日說,為了遏制藍耳病疫情擴散,銷毀了17.5萬頭豬。去年11月,政府說疫情已經得到控制。

百姓對肉的需求與日俱增,但偏偏在這個時侯藍耳病爆發了。中國人均豬肉消費量,從1990年的20公斤上升到2006 年39.6公斤,16年間幾乎翻了一番。根據「中國肉類協會」統計的數據,在此期間,豬肉市場成交量從620萬噸上升到2500萬噸,增長了3倍。

儘管供應已增加,但因為全球原油和食品價格也在猛漲,中國的生活成本可能進一步提高。在中國消費者價格指數中,食品所佔權重為33%左右。去年11月,中國食品價格較上年同期增長18.2%,結果導致當月的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上升6.9%,這是自1996年12月以來的最高點。去年11月,水、電等公用項目的價格較上年同期增長5.6%

今年1月9日,中國最高計畫機構「國家發改委」在網站上發表聲明說,穀物製品、食用油和豬肉等主要食品價格,在12月持續上漲。去年12月的消費者價格指數,將於1月25日公布。

據「美國銀行」大中華區經濟和策略主管王濤表示,中國2007年全年通脹率大約為4.8%。中央政府智庫「中國社科院」則預測,去年的通脹率為4.5%。該機構1月11日說,如果政府不能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消費者價格指數可能增至5.8%。

去年,政府為控制物價上漲,一連加息6次。最近,也即1月13日,中國有關方面針對操縱市場價格、不執行臨時價格干預措施的企業,把最高罰款從原來的30萬提高到100萬元人民幣,公布之日起即時實施。

中國總理溫家寶1月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之後,又對1999年發布的《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進行修改。新修訂的《處罰規定》說,短期內不準提高燃油、天然氣、電、自來水、暖氣、公共運輸和風景區門票的價格。

為貫徹實施新政策,發改委也在1月16日對穀物、食用油、肉類、牛奶、蛋類和液化氣等一系列產品實施價格控制。在1月上半個月,大豆油和羊肉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58%和51%。

政府為遏制日常必需品價格上漲,而持續干預市場,這已經引起人們的擔憂:在臨時干預措施停止之後,價格可能漲得更厲害。「中國國際金融公司」董事總經理貝多廣說,「干預措施已經引起金融界人士的擔憂。他們今年最擔憂的不是經濟發展過熱,也不是美國次級貸款危機帶來的外來經濟挑戰,而是限價政策結束後怎麼辦。」

貝多廣也對國務院「突然宣布的措施」表示擔憂,說這是政府自1993年以來,首次採取干預價格措施。他說,「政府一般只在金融和貨幣政策不奏效的情況下,才採取這種行政干預措施。」

最近的行政干預政策可能表明,貨幣政策已越來越不起來作用。貝多廣說,「儘管貨幣政策和行政干預雙管齊下,可以立即奏效,但是從長遠來說這樣做會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由於低價的優勢,中國的資源出口會激增,這進而對中國的資源和環境造成不利影響。」

對於臨時價格干預顯示宏觀經濟控制措施正在失去效用的說法,中國社科院高級經濟學家和金融教授易憲容並不讚同。然而,他為臨時價格措施扭曲了供求關係,結果導致基本必需品價格猛漲,並對社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廣州一間藝術機構的負責人余先生說,消費者,尤其是那些沒有穩定工作或低收入的農民工,當然歡迎政府努力穩定市場價格。不過,他也支持易憲容的觀點,擔心一旦行政干預停止,物價就會猛漲。

「瑞士信貸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陶冬在最近一份調查中說,鑒於能源、公用事業和其它公共機構的價格凍結, 11月的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漲幅為6.9%,而12月的同比漲幅可能回落到6%。陶冬說:「我們認為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增幅不大,並不代表中國的通脹有所緩和。預計2008年上半年食品價格漲幅,會在6-9%穩定下來,但非食品價格的漲幅會進一步高升。」

北京決定干預物價上漲,首當其衝的是大陸能源和食品股。石油、化肥和電力股猛跌。例如,1月10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翌日,在香港上市的股票開始下跌,中石化收盤前跌幅高達8.5%,最後收盤價為10.76港元,跌6.43%;中海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跌至5.44港元,跌幅6.85%;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跌至7.39港元,跌幅10.21%。

1月17日,「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俊撰文說,「聯華超市控股公司」等大陸食品和飲料公司將受到嚴重影響。德意志銀行預計,消費者價格指數的同比漲幅,會從11月的6.9%回落到12月的6.5%,但由於食品價格持續上漲,消費者價格指數會在今年1月升至 7%。



来源:亞洲時報 撰文 Olivia Chung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