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公報上得知,環保總局的新聞發言人換了,在十七大之後,這種部門內部的人事小調動原本不值一提。然而,仔細一看,被換掉的居然是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而換上的則是此前名不見經傳的陶德田。google得知,陶德田先生是國家環保總局的宣教司司長(不知現在是否已經升職,還麻煩知情網友告知),環保總局對其評價是『四平八穩的幹部』。
公 眾對於潘岳並不陌生,這位年輕的副部級幹部,自走馬上任環保總局以來,掀起的一系列風暴,發表的每一篇言論,既令人嘆其膽大又令人嘆其直指病因的見識,所 謂『環保新勢力』也似乎不容質疑地崛起,其每每發出的觸及政治『敏感帶』的驚人之語,如『公眾參與』『行政透明』以及『環境民主』等等,時常見諸報端。將 這樣大膽潑辣且敢於直言的幹部調離新聞發言人的崗位令其不能繼續『發言』,這種寓意深刻的安排,意味著什麼?
近 二十年中國社會的穩定依賴於經濟的高速增長,而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則依賴於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和環境成本。隨便點開各省、市、地、縣的『紅盾』網頁不難發 現,各地的利稅大戶都是污染大戶,所從事的行業上至水力、煤電、能源,下到造紙、印刷皮革加工,無不是高消耗、高污染產業。正是這些高消耗、高污染產業所 貢獻的高額利潤,堆積而成各地乃至整個中國的經濟增長的繁榮。
畸形的發展使得社會穩定和經濟增長均以污染為代價,在這樣的背景下,環保便成為了各種利益交叉的結點,在發展與穩定兩大問題之間走鋼絲,潘岳所面臨的困難可想而知。複雜的利益背景加上潘岳雷厲風行、敢說敢做的風格,其成為眾矢之的、一招不慎跌出局,只不過是遲早的事情。
有 觀察家將『生態文明』寫入十七大報告視為潘岳真正崛起的先兆——殊不知這只不過是在中國的環境形勢急劇惡化,但中國就是中國,思想很好,人很討厭,就很麻 煩,在李金華因『年齡問題』退休之後,潘岳無疑是利益集團最討厭的人物碩果僅存的一位。而現代社會政治運行依托於利益集團是放諸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在中國 公眾利益表達不充分的情況下,這種道理就難免因公眾利益的缺失而結出令不不滿意的各種結果。潘岳得勢不得分就是其中之一。
早在十七大之前,潘岳政治前途的黯淡便已顯露出徵兆:現實綠色GDP歸於流產,多年與環保總局聯合研究綠色GDP的兄弟單位國家統計局突然反目,稱『根本不存在什麼綠色GDP』, 使得環保總局處於『眾叛親離』的地位。此後,呼籲多年的『規劃環評立法』又受阻,環保總局的又一次嘗試遭到了失敗。而幾次風暴遭到環保總局查處的污染單位 先後重新打鼓開張,更凸現出環保總局的孤立與無助。在眾多利益集團的交相壓迫之下,撤換大膽潑辣的潘岳,代之以『四平八穩』的陶德田,環保總局確實有難言 的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