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上半年國民經濟運作狀況,指食品價格同比上漲了7.6%,而受此影響,6月份的CPI同比上漲了4.4%。要知道,食品價格構成CPI指數的三分之一。
面對越來越貴的豬肉與雞蛋,廣東雲浮市蓮塘村的劉楚梅(音譯)無奈地說,只能在吃飯上多支出了。她說:「我們當然不滿意了。但就算價格再漲,我們也得吃飯呀!你看,瘦肉已從三月前的一公斤12元人民幣(1.6美元)漲到了20元,五花肉由7元漲了一倍多成了15元,排骨則由10元變成20元,雞蛋也漲了 20%到一公斤5元了。」
她說,不知道價格上漲的趨勢何時才能停下來。靠經營汽車零配件生意,夫婦二人每月有約3,000元人民幣的收入,很難再為三個孩子以後的教育存些錢。為了增加些收入,他們還辦起了非法彩票投注點,每月能落袋2,000元。但她說:「靠這些收入,我們一家能勉強活下去,根本存不下錢。」
那她會不會提高汽車零配件的價格呢?劉楚梅說:「我們不敢這麼做。對進貨價已上調的,我們只好漲價。但我們絕不敢將所有產品都漲價,因為那樣會失去所有顧客。」
在雲浮市都城鎮,69歲的退休老人俞林聲(音譯)也對價格上漲非常不滿。他說,退休金2000年以來只漲了10%,每月才600元多點,而豬肉價格三個月內就翻了一番。「報紙上時不時說,政府打算調高退休金,以抵消物價上漲帶來的影響,但最終總是不了了之。由於財政困難,地方政府說無力承受退休金上調。」 他又笑著說:「食品漲價對我沒啥影響,因為我只吃魚,不愛吃肉。」
感覺到物價上漲壓力的,不僅是這些農村居民。在廣州管理著一間藝術學校的余初衡(音譯)說,由於食品價格上漲,不少食肆也被迫紛紛漲價。「雖然我可減少外出就餐的次數,但我擔心它遲早會波及其它領域(如煤氣)。」他自稱是「房奴+車奴」,每月要向銀行償還貸款。
不過,城市居民有多種辦法,來消除食品漲價的衝擊。余初衡說:「朋友和同事們都積極購買股票、期貨和基金,我也不例外。」
上海家庭主婦王萍(音譯)說,她與鄰居要去很遠的地方,以便能以批發價(比零售價低20~30%)買到食物。若要在家附近購物,她會很晚才去,以便能買到折扣價商品。(在收檔前,商店常常將剩餘的新鮮食品降價出售。)她說:「不過,我的運氣很差,總是到了那裡才發現食品都賣光了。所以,我寧願去遠的地方買批發。」
儘管如此,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堅持認為,今年之所以出現通脹上漲,主要是因為豬肉短缺,而其它的商品供應仍很充足。
他說:「此次食品漲價,是結構性的漲價。隨著各項措施下半年逐步到位,食品價格快速上漲的勢頭將得到有效遏制。」此外,他預計全年的CPI有可能控制在4%以下(還是高於中央設定的「3%以下」的目標)。去年,CPI增幅為2.8%。
國家信息中心主任範建平認為,通脹處於可控制的範圍內。
儘管國家統計局8月13日才會公布7月的CPI數據,但經濟學家多認為7月份CPI會突破5%關口,並警告若政府繼續持保守立場,它將繼續上漲,令各種強勢調控措施不得不推後。
高盛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梁紅在一份報告中指出,7月CPI增速很有可能突破5%,比6月上漲60個基點,甚至可能達到5.1%,併進一步上升。
她說:「我們一直認為,中國本輪的通脹(包括食品價格的快速上漲在內),是寬鬆貨幣政策及由此引起的需求大肆擴張所引起的。若中央遲遲未推出必要的政策調整,CPI與資產通脹將進一步惡化,實際利率將在負值以下跌得更深。這樣的話,中國經濟最終實現軟著陸,要比2004年更困難。」
梁紅預測,央行可能會在短期內「更大幅度或更頻繁地」上調商業銀行的準備金率,使流動資金加快回籠,緩解流動性過剩的局面。但她說:「如果人民幣匯率沒有顯著調整,中國不大可能大幅上調利率,因為這樣做可能會促使境外資金進一步流入國內。」
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學家陶冬在《財經天下》著文稱,鑒於受洪災、乾旱及豬瘟(豬藍耳病,又叫流行性流產呼吸綜合症)的影響,食品價格將繼續上漲,從而推動 CPI不斷攀高。[編註:藍耳病最初是1987年在美國發現的,90年代首次出現在中國。最近爆發的疫情,相信是一種新的病毒變異。]
陶冬說,受到洪澇旱災影響的農田約2.6億畝(1,733萬公頃),佔到了全國農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而超過25省的豬,受到了藍耳病的襲擊,造成了4.5萬頭死亡,4.3萬頭被撲殺。
他寫道,「由於勞動力短缺,城市的租金也開始上漲,更推動CPI上升。」他預計,CPI會在明年年中達到6.5%;若石油、原材料進一步步漲價的話,它甚至可能衝上8%。(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亞洲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