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使用類固醇才能吃出效果

作者:邱瑩明 發表:2007-08-11 15:3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許多疾病,包括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等,或多或少都必須使用到類固醇。但是類固醇在坊間卻被不當地使用,導致大家一再看到副作用,而被污名化,甚至忘了這個曾獲得諾貝爾獎藥物的正面效果。

以自體免疫這類疾病而言,若病人擅自停用類固醇,常會造成疾病突然惡化,甚至導致生命的危險。實際上任何藥物,即使是感冒藥,用多了也會有副作用;但適當使用,感冒藥就只會發揮正面的效果,而不會產生副作用。

因此,針對這些因病情特殊而必須使用類固醇的病人,該如何正確使用,可以吃出效果,又不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呢?

待病情控制後,減少類固醇服用次數

在疾病較嚴重的急性期時,會建議將1天所要吃的類固醇總量,分為2次或3次服用,因為這樣效果最好;但是當病情獲得控制後,就建議集中為1次服用,而且要在早上服用,不要晚上服用。因為類固醇產生的副作用,是與服用的次數有關,次數越少則副作用越少。

適時搭配適當的長期抗發炎藥物

類固醇主要做為快速消除發炎之用,但自體免疫疾病不僅會急性發炎,也是長期慢性發炎的疾病,因此必須搭配某些可以長期控制發炎的抗發炎藥物,才可達到長期的疾病控制目標。因此,為避免長期依賴類固醇抗發炎,建議病人必須搭配適當及足夠的長期抗發炎藥物,如此,類固醇才可順利的減下來。

類固醇的減藥過程,必須一步一步慢慢減量

類固醇就像用來滅火的水一樣,雖然火勢變小了,但水不可一下子就關掉,以免大火又重新復燃。因為一旦大火復燃,那麼水量又要重新加到最大,也就是類固醇又要重新吃回原本的高劑量,如此反反覆覆,始終沒有消除發炎的一天,反而一再地增加類固醇的劑量。

服用類固醇期間請注意食量

很多人以為服用類固醇容易食慾大增,造成所謂的月亮臉或水牛肩,其實這是病人自己吃胖的,並不是藥物本身的副作用。因此,服用類固醇期間,必須強迫控制自己的食慾,採少量多餐,以免發胖。

用類固醇時,避免多鹽、多水分

有些病人以為吃類固醇必須多喝水,使藥物盡快排出體外,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因為類固醇容易使水分及鹽分累積在體內,多喝水只會使身體更容易水腫。

另外坊間謠傳吃類固醇會傷腎,其實是因為錯誤多喝水而造成水腫的。實際上類固醇並不會傷腎,反倒是某些腎臟發炎的疾病還需要用到類固醇來治療。

服用類固醇時,要配合多鈣飲食以及規則運動,如此可預防骨質疏鬆。


来源:自由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