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中國傳統為人處世之道


尚德」是中國人處世觀念及行為的重要特徵。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人本主義」的倫理型文化或稱「德性文化」。在中國文化中,人是「萬物之靈」,而人之所以能為萬物之靈,就是因為有道德,德性被作為人獸區分的根本,也是人格尊嚴的體現。中國人因而特別重視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之「道」,以及遵循這種「道」而形成的「德」(指作為行為主體的主觀的、為我的規範)。孔子倡言「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並以知、仁、勇為「三達德」,建構起中國文化傳統中的道德規範體系。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儒家主張以道德實踐為第一要義,由此形成了中華民族道德至上的價值取向與文化精神。中國人的處世觀念及其行為具有濃重的尚德特徵,具體表現為兩個層面:

一方面,處世做人,貴在有德。中國人的所謂「處世」,首先是要「做人」,故「為人處世」不可分割,「做人」即是立身處世。而「做人」的要義在於,人的行為必須合乎「人」應該具有的道德規範,做人就是以道德律己,以道德待人。對為人「缺德」的評判,是中國社會生活中甚為嚴厲的譴責。在具體的做人之德上,其主要範疇有「誠實正直」、「光明磊落」、「襟懷坦蕩」、「克己奉公」、「言行一致」、「忠厚善良」、「廉正儉樸」等等。這種以「做人」為處世前提與基礎的處世觀念,體現了濃厚的尚德特徵。


另一方面,與人交往,以德待人。中國傳統處世之道的尚德傾向,還表現在強調人際交往的道德性,主張人際之間應當是「正其義不計其利,謀其道而不計其功」,與人相處,貴在以德待人。其具體表現為:


其一、寬厚待人。中華民族一向以待人寬厚為美德,日常生活中的「寬容大度」、「寬宏大量」等道德評價,就是這一品德的體現。在人際關係的實際運作中,待人寬厚包括:「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躬自厚而薄責於人」;「不以己所能病人,不以人所不能愧人」。


其二、讓。中國人歷來以讓為處世美德。在家庭內部,「孔融讓梨」式的禮讓被極力倡導,婦孺皆知;在名、利面前,古人讚美「君子無所爭」的風度和「不貪為寶」的高潔品格;對待人際糾紛,先賢主張「爭先的徑路窄,退後一步自寬平一步」。一個「讓」字,可化解糾紛,和諧人際關係。



其三、以誠相見。中國人在人際交往中十分看重「心誠」,由此有「待物莫如誠」的古訓。而這一點正是「以德服人」的重要內容。故「開誠心,布公道」,往往能化解矛盾,消除成見,溝通感情。


其四、守信用,重然諾。其基本要求是「言必信,行必果」。說話算數,言行一致,講究信用。「一諾千金」、「一言九鼎」等成語,以及孔子所說的「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的名言,生動顯示了信用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價值和地位。



「貴和」是中國人處世性格的另一顯著特徵。「和」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極為重要的思想範疇,它們雖然具有哲學上的意味,但立足點仍在於社會的穩定與協調,並直接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法與處世觀念。



在中國古代的經典論述中,「和」的基本涵義是和諧,古人重視宇宙自然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更特別注重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孔子主張「禮之用,和為貴」,孟子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以和睦、和平、和諧,以及社會的秩序與平衡為價值目標。



以「貴和」而論,中國人把「和為貴」作為待人處世的基本原則,追求人際之間的和睦、和平與和諧,「和」既是人際行為的價值尺度,又是人際交往的目標所在。以誠信寬厚仁愛待人是為了「和」;各守本分互不干涉是為了「和」;「和而不同」,求同存異,也是一種「和」。



總的看來,「貴和」能有效地避免過激或對抗行為,減少人際摩擦與社會內耗,使中國人的人際關係帶有濃重的人情味,較為穩固持久,對社會具有良性功能。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