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的語言




 



中醫的脈診對許多人而言,是一種古老而神秘的診病方法。即使到了科學發達的今日,脈診對中醫的疾病診斷,仍然是一個重要的環節。《說文.部》提到:「衇,血理分袤行體者。脈,衇或從肉。」「脈」或「衇」一字是屬於會意字,篆文從血,從(水支流),會像水一樣流動的血脈之意。也就是說,中醫所認知的脈,比較像是河川的意象,而非西方解剖學所認識的血管與脈搏的概念。

中國的脈與西方脈搏的定義之所以會產生如此大的差異,主要原因在於他們對脈學理論認知的不同。在古代,西方醫學家對於脈搏是相當重視的。有醫師提出:「不論現在或未來,脈搏都是醫學中最重要的部分。」更有醫師聲稱脈搏測量是「內科醫生最有效的診療方式」。西方醫學由於解剖學知識的發展,概念上認為脈搏是心臟與動脈自發的舒張與收縮。現今脈搏測量在西方醫學早已沒落,而成為一門乏善可陳的科學,通常只是純粹計算跳動次數。現在的醫生藉由機器將心臟的語言轉化成數字與圖表,而不再以手指觸摸來感覺生命的語言。

相對於西方醫學,中醫對脈的認識,有其獨特的一套理論體系。中醫認為脈為氣血之先見,當人體感受疾病時,氣血會先產生變化,併進而表現在脈象上的異常。理論性的概念不但影響了觸覺的感受,也受到了觸覺感受的影響。如中醫切脈對脈的滑與澀的重視(這在西方脈搏測量中是不重視的),直接說明瞭切脈在概念與技巧上皆與脈搏測量不同。

古人對脈象的表達方式,是相當特別的。如《脈經》:「浮脈,舉之有餘,按之不足。芤脈,浮大而軟,按之中央空,兩邊實。洪脈,極大在指下。弦脈,舉之無有,按之如弓弦狀。」中醫對於脈象的描述,經常使用比喻法。這是因為脈象和語言本質上有所不同,文字無法充分描述脈象。當我們將一個脈象用一個具體的名詞來定義它時,反而容易窄化了它實質的內涵,比喻法恰能讓人理解無以名狀的事物,更貼近現象的本質。

此外,中醫脈診有一個獨特的地方,就是脈位的確定。其理論就是在手腕橈動脈上,與腕後高骨平齊的位置定為關(診者中指擺放的位置),關前至腕橫紋定為寸(診者食指擺放的位置),關後約一指幅的寬度定為尺(診者無名指擺放的位置),以左右手寸、關、尺各三個部位分別代表了不同「髒氣」的反應部位,如:左寸為心,左關為肝,左尺為腎;右寸為肺,右關為脾,右尺為命門。更有詳細者,張仲景《金匱要略·五藏風寒積聚篇》即將人體「實質臟腑」的位置由上到下分別定位在寸、關、尺三個部位,如:喉、胸定在寸,胃、臍傍、少腹定在關,氣沖定在尺。因此,我們可以由不同部位脈的表現來大致的瞭解患者那一臟腑發生了問題。現代科學發現人體有多處的「全息律」反應部位,一個小小的部位即可以代表一個人體的縮影。最典型的代表例就是耳穴,一個小小的耳朵可以反應出人體不同臟腑的疾病狀態;而兩手寸、關、尺三個部位,也代表了人體的一個縮影。

令我們好奇的是,全息律的現象為何古人早在漢朝以前就知道了?從古代中醫的內涵來看,古人早就有人是一個小宇宙的概念,並且認為人是大宇宙的縮影。相對的來說,如果把人體的不同部位,當成是整個人體的一個縮影來看的話,那就不難理解這個概念了。不過,到底古人是如何感知的呢?古代的中醫除了強調醫術的學習外,我想古人重視「修煉」應該是一個主要的因素。古代許多偉大的醫學家如:扁鵲、華佗、孫思邈、李時珍等都是修煉者,因此,他們能夠感覺到、發覺到一般人所無法感知到的領域。

聆聽脈的語言,就是在聆聽生命的語言,聆聽身體對疾病反應的話語。《素問·脈要精微論》提到:「持脈有道,虛靜為保。」診脈時,最重要的是要能夠虛其心,靜其志。虛、靜是一種功夫,也是心性修養的體現。有經驗的醫師,可以透過診脈,對人體五臟六腑陰陽氣血變化做一個整體性的瞭解。不過,在此必須強調的是,本篇文章主要是簡單地探討中醫對脈的表現形式及診斷上的特殊性。脈診其實只是中醫傳統望、聞、問、切診斷方法中的一種而已,對人體疾病的整體認識,仍然必須四診合參才能精確地掌握疾病的發展與治療。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