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了爭搶病人多賺錢,有的醫院不把心思放到正道上提高醫術、醫德和服務水平,愣是鼓足了腮幫子將力氣都使在了偏門上,諸如組織醫托「文攻武鬥」等種種手段,人們已是屢見不鮮。至於把患者視為經濟資源充分開發,讓其在醫院各相關科室都走一遭,筆者卻是第一次聽說,這讓筆者不禁想起電影《大腕》裡的路易王在泰勒屍體的每一處都掛滿廣告的一幕。
或許是筆者太孤陋寡聞。有業內專家說,這種問題在我國不少地方都普遍存在。醫療業界的混亂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問題出在哪裡?有專家表示,根本原因在於我國目前還沒有制定癌症治療標準,如果有了標準,對於癌症的治療就必須以此為指南,而不可隨意為之,造成過度治療。此言雖不無道理,但醫療服務監督的不足恐怕也不可忽視。從某種角度來說,「過度治療」是醫改之前亂開「人情方」之一種,也屬於監督軟化的體制弊病。誰都知道,人一旦患了癌症基本上就等於數著指頭過日子。願意花大錢來治的人中,有錢的人不會在乎花多少錢,而享受公費治療的人往往是讓醫生大開人情方的「主力軍」。有道是,公家的牛馬勁大些,誰會不樂意多花公家的錢盡量延續自己寶貴的生命呢?再加上醫療界的專業鼓噪,結果可想而知。
看來,如果沒有建立完善的社會醫療保險制度,不通過體制的監督力量重塑醫德,醫生、患者之間單純的醫患關係變成了商品交易關係,那些生了重病手頭有些小錢而又萬分珍惜生命的患者,就免不了當「唐僧」被各大醫院充分開發的命運了。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