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失荊州並不是因為大意


荊州,是三國時期各方爭奪的焦點,劉備集團失守荊州,直接導致了隆中對策略的無法完成,迫使諸葛亮只能通過崎嶇的蜀道,在歧山一次一次圖勞無功的拼耗蜀漢本就疲弱的國力。而關羽,作為失守荊州的第一責任人,長期為人所垢病,甚至留下了「關羽大意失荊州——驕兵必敗」的歇後語。對於荊州失守的原因,絕大多數人認為,是由於的關羽大意、驕傲輕敵,以及未能貫徹諸葛亮聯吳抗曹的策略所致。然而,筆者卻對此有不同的看法,在筆者看來,荊州的失守,其主要原因是孫劉矛盾的總爆發所致,而非關羽的個人失誤造成。

一 孫劉矛盾的由來


隆中對為劉備作出的是一個三步走的戰略。第一步是取荊州,第二步是進佔益州,第三步是略取中原。這個策略雖好,卻多少有點一廂情願。劉表父子固然沒有能力守住荊州,但要奪取荊州的絕非劉備一人。曹操和孫權是不可坐視劉備輕易奪取荊州的,而劉備又沒有實力與這兩家抗衡。


雖然諸葛亮運用他超人的智慧,成功的利用了孫、曹兩大集團的矛盾,擊敗了曹操。但不論從實力看還是從戰績看,這一勝利果實的分配都應當由孫權集團拿大頭。因此,周瑜理所當然的進佔了南郡,並出任太守,而劉備僅僅分得了南郡的江南部分,駐紮到油江口(劉備將其改名公安)去了。


曹軍北撤後,原屬劉表的官吏和士兵多歸附劉備,顯然僅以半個南郡加上名義上還屬劉琦的江夏,無法維持如此之多的隊伍。於是,劉備向孫權提出了借荊州。


孫權之所以出兵抗擊這力強勁的曹操,原因就是荊州,因為如果曹操佔據了上游,則長江天險再不可能成為江東的屏障,孫權集團將發生根本的生存危機。


那么孫權為什麼又要把荊州借給劉備呢?所謂借荊州實即上是江陵,在當時江陵對於江東來說,是一塊飛地,因為江夏在劉琦手中,而襄陽仍在曹操的佔據之下,隨時又可能再次南下,因此對江東來說江陵難守。而且,如果不把江陵借給劉備,劉備為爭取必要的生存空間,很可能馬上與江東反目,如果這樣,曹操很可能再次南下,赤壁之戰給孫權集團帶來的大好形勢將馬上喪失。因此,孫權明智的選擇了將江陵借給劉備,而將進攻的矛頭指向淮南,想趁曹操新敗,向北擴張勢力。


我們必須注意,荊州是借給劉備的,而不是送的。雙方約定,當劉備奪取益州後,應該將荊州歸還給孫權。當然,我們都知道,劉備在得到益州後也不會心甘情願的將戰略要地荊州還給孫權,這也就造成了孫、劉矛盾必將激化。


二 孫劉矛盾的激化


從建安十四年到十九年,孫權與曹操在淮南地區進行了反覆的拉據戰。雖然孫權取得一些勝利,但未能攻佔合,打開北進的大門,於是向目光再次投向了荊州。而劉備則利用這一時機,先後控制了荊州南部和益州,羽毛逐漸豐滿起來。江東集團和劉備集團勢力間的此消彼張,必然對江東集團造成極大的刺激,因此,江東方面再次展開了荊州攻略。


鑒於三足鼎立的複雜局面和孫、劉聯盟的關係,江東沒有馬上使用武力奪取荊州,而是先展開外交努力。「權以備已得益州,令諸葛瑾從求荊州諸郡。」而劉備對江東的外交努力,態度是什麼呢?是「備不許,曰:‘吾方圖涼州,涼州定,乃盡以荊州與吳耳。’」劉備的這個說法,根本就是耍無賴,我相信不論是誰處在孫權的地位,都不可能再相信劉備。因為,當初劉備說打下益州便還荊州,如果益州打下了,他又說等打下涼州再還,那麼等涼州打下了呢,他肯定又會說等打下雍州再還,等雍州……


既然,外交努力沒有結果,那麼只能訴諸武力了。孫權設置了南三郡的長吏,準備強行接收荊州,但是這些人都被關羽驅逐了。這一作法是關羽不執行聯吳的策略嗎?當然不是。關羽是劉備派在荊州的守將,劉備即然不答應將荊州歸還東吳,關羽只然不讓它人染指。因此關羽的驅逐行動是理所當然的,如果關羽未經劉備許可,便坐視東吳奪取三郡,豈不是失職嗎?而且,我們可以看看當時劉備的反應,比關羽要激烈得多。孫權強行接收不成,立即派軍隊進攻荊州,劉備聞訊馬上親率大軍到公安坐鎮,並命關羽進駐益陽(今湖南益陽),阻擊自巴丘(今湖南嶽陽)方向而來的魯肅軍。


當關羽率軍與魯肅的軍隊相遇時,兵力上佔據優勢的關羽(關羽當時有三萬兵力,魯肅只有萬人)沒有方上投入戰鬥,相反,他約魯肅舉行了著名的「單刀會」談判。我們不能不承認關羽是一位有政治頭腦的武將。因為,關魯一旦開戰,孫劉聯盟必然破裂,劉備集團的隆中對策略將馬上失敗,所以關羽在魯肅的指責面見保持了最大的克制,這對於心高氣傲的關羽是非常不容易的。關羽的這一作法,充分體顯了他對聯吳政策的貫徹,而不是破壞。


由於益州當時還不鞏固,尤其是其部門漢中還掌握在張魯的手中,所以劉備最終選擇了妥協,割荊州的湘水以東於東吳。但是這一作法,只是孫劉矛盾的暫時綏和,只要荊州問題不徹底解決,孫劉矛盾必然還會有更激烈的爆發。


三 關羽為什麼進攻襄陽


荊州失守的直接起因是關羽進攻曹操控制下的襄陽,失得後防空虛,被東吳趁虛而入。談到關羽進攻襄陽的原因,歷來說法很多。比較普遍的說法是關羽對劉備晉升黃忠、馬超等人不滿,不屑與他們並列,要立一件大功來證明自己的能力遠超過黃、馬。也有人認為是為了牽制曹操,為劉備進攻關中創造機會。


如果說關羽的目的只是立功,那麼他歷來的軍功,加上水淹七軍,生擒於禁,使曹操產生遷都之念的功績已經足以壓倒黃、馬,為什麼還一定要攻佔襄陽呢?劉備在漢中前線已經迫使曹操退兵,沒有追擊,反而撤軍,其原因應該是相持日久軍中乏糧,要回軍就糧。就算要關羽策應,也應該是兩線一齊發動,怎麼會劉備退兵,而關羽獨進呢?


筆者認為,關羽進攻襄陽的根本原因,還是為瞭解決荊州問題。


荊州東吳是一定要拿到手的,要避免與東吳的最後破裂,荊州必須歸還東吳,而隆中對策略是以聯吳為基礎的,所以要實現隆中對策略,要聯吳,就必須把荊州還給東吳。可是,隆中對還有一條就是,一旦天下有變,遣一上將出荊州,劉備自率大軍出益州,夾擊曹魏。如果荊州歸還給東吳,東路軍沒有了的話,略取中原將變得非常困難。諸葛亮、姜維等人北伐的無功而返就是一個極好的證明。


怎樣才能做到即將荊州還給東吳,又保持東路軍的進攻線路呢?唯一的辦法就是關羽軍團進佔襄陽、南陽,與進佔上庸(今陝西安康)的孟達、劉封打通聯繫,然後將荊州歸還給東吳。這樣,當劉備進軍關中時,關羽可以從南陽、襄陽出兵進攻洛陽、許昌,直接威脅曹魏的後方。如果這一計畫成功,那麼隆中對策略的聯吳、兩路出擊都能做到,可以說是一個完美的結局。


四 東吳為什麼進攻荊州


歷來認為東吳進攻荊州的原因主要是關羽沒有貫徹聯吳的策略,激怒了東吳。一個重要的證據就是孫權為自己的兒子求取關羽之女,被關羽拒絕。其實,只要我們認真分析一下,就能夠認識到關羽應該也必須拒絕。


東吳的這一聯姻意向,我們可以從三個角度來解釋。


第一,對關羽的拉攏和策反。孫權是江東的君主,而關羽只是劉備的部將,兩家並不門當戶對。在講求門第的東漢三國時期,孫權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如果這一聯姻成功,關羽就成為孫權的至親,如果投靠東吳,必然會有特殊的地位。因此,東吳的聯姻提議可能是對關羽的拉攏和策反。


第二,對關羽和劉備關係的離間。關羽長期獨檔一面,鎮守荊州,劉備則先在西蜀。歷來君主對於掌軍的權臣,多少會有些猜疑,歷史上很多大將,都因為這種猜疑而被殺。而如果關羽和孫權結親,劉備會怎麼想?會不會懷疑關羽和東吳有什麼勾結?如果劉備和關羽君臣關係出現裂痕,得益的當然是東吳。


第三,對關羽和麻痺。東吳是使用政治聯姻的老手。當初孫權不就將妹子嫁給劉備了嗎。孫權主動要求和關羽結親,當然是一種友好的表示,如果兩家真成了親戚,關羽必然對東吳放鬆警惕,到時再對關羽進行襲擊將容易得多,而且關羽的女兒還會成為人質。


有此三點,忠於劉備的關羽怎麼可能和孫權去結親。一樁政治婚姻能打消東吳十幾年對荊州地盤的渴望嗎?


那麼也許有人會問,你前面說了,關羽進攻襄陽,是為了佔領該地後將荊州還給東吳,那東吳為什麼還要急著去抄關羽的後路呢?


這個問題也很好解決。第一是東吳對劉備集團已經失去信任。這一點不用我多說了,荊州賴著不還就是證明。第二是關羽的仗打和太好了。關羽對襄陽的進攻,在軍事上取得了重大的勝利,曹操都有了遷都的打算。當時劉備集團的勢力達到了頂峰,如果曹操遷都黃河以北的鄴郡,西蜀劉備再殺入關中,那麼關中甚至整個黃河以南,都有可能被劉備佔領。顯然一個過於強大的劉備集團是孫權不願意看到的,而且如果劉備集團真的獲得如此之大的勝利,那麼不但荊州,就是江東的生存都成了問題。所以,孫權在這種情況下選擇了和曹操聯合,襲取荊州。


五 失荊州並非因大意


關羽起初進襄陽時,留有重兵守衛荊州。但是讓關羽始料未及的是,曹操集團傾全力守衛襄陽,一再調派援軍,使得關羽不得不也調兵增援前線。即使這樣,關羽仍針對東吳,對荊州的防務進行了周密的佈署。因此不能說關羽大意。


荊州失守的第一個原因就是糜芳等人的降吳。有人認為糜芳等人降將是關羽沒能正確處理好與部屬的關係造成的。事實上,糜芳等人的降吳,與其說是關羽的失誤,不如說是劉備一貫任人為唯親的結果。


糜芳是什麼人?他是劉備妻子糜夫人的兄弟,是劉備的至親。早在劉備在徐州時,糜芳就放棄彭城相的職務跟隨劉備。糜芳對劉備的追隨是一種政治投機,因為劉備有名望、有宗室的身份。如果劉備有一天出人投地,作為其至親的糜芳自然可以飛黃騰達。劉備也的確沒有辜負自己這些親屬和親信,如糜竺、劉封、簡雍等人都沒有什麼才能,卻個個身居高位,糜竺甚至位在諸葛亮之上。可以想像,作為劉備至親,平庸的糜芳(史料中沒有任何有關糜芳傑出表現的記載),留在荊州是否有監視關羽的作用呢?糜芳是否因其與劉備的關係,而素來不服管束呢?當關羽在前線作戰時,糜芳不能供應充足的軍需,關羽難到不應該遣責,反而要表揚嗎?如果那樣,關羽在前線的仗還打得下去嗎?在東吳的進攻面前,作為劉備至親的糜芳,輕易的投降了,那怕是象徵性的抵抗都沒有。自然,糜芳的身居要位,自然不是關羽任命的。


荊州失守的另一個原因是東吳的一系列策略。我們前面說過了,關羽進攻襄陽,是給歸還荊州創造條件,而關羽當時曾向孫權求過援。我們是不是可以猜策,雙方有一個約定,就是聯合奪取襄陽,然後劉備一方將荊州歸還給東吳。但是我們前面講過了,東吳已經決定聯曹襲取荊州,因此,沒有派出援兵。東吳的臨時背約必然激怒關羽。因此,關羽才說出了「如樊城拔,吾不能滅汝邪」的話。而這自然更堅定了孫權襲取荊州的決心。但是,孫權表面上卻表示要親自帶兵增援關羽。而急於奪取襄陽的關羽,此時已難以分辯東吳的真實意圖了。


在荊州東半部割讓給東吳後,荊州其實已經很難防守了。吳軍可以很快的直趨荊州城下。正與曹操重兵對峙的關羽,此時面對前後夾擊的形勢,失敗已無法必然。此時,縱使諸葛在此,又能有何為?


六 荊州之失有無破解之法


劉備集團的荊州之失,不是不可避免的。起碼有幾點作法可以嘗試。


第一,出兵關中,牽制曹操。當關羽進攻襄陽時,西蜀的劉備進軍關中,曹操自然要分兵抵抗,那麼襄陽不可能有那麼多的曹操援軍,可能會被關羽攻下。那麼即使東吳襲佔荊州,關羽也不會沒有立足之地。


第二,出兵援荊,協守後方。當關羽進攻襄陽時,抽調益州一部分兵力,進駐荊州,協助關羽防守後方,使東吳無機可趁。


第三,拿出誠意,穩住東吳。當關羽進攻襄陽時,將荊州除南郡以外的各郡全部歸還東吳,重建東吳和西蜀的互信,請孫權出兵合肥,牽制曹操。畢竟曹操的力量最強,是當時孫劉的首要敵人,只要劉備集團做出誠意,讓荊州於東吳,雙方多路出擊,關羽就很有可能佔領襄陽,得到新的前進基地。


總之,依筆者看法,荊州之失,是劉備集團的戰略處置失當和當時總的戰略形勢造成,並非關羽的個人失誤。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