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轍19歲與兄軾同登進士第,次年同試制策。蘇轍染疾,宰相韓琦惜其才,疏奏仁宗皇帝將制科考試推遲二十日,讓蘇轍也能趕上。轍不負厚望,對策極言得失,並敢於批評仁宗皇帝倦於政事,貪於女色,深受仁宗褒獎,直言而入四等。宋仁宗稱蘇軾兄弟二人具有宰相之才。
由於應制科考試時極言朝政得失,神宗時又與王安石政見不合,仕途坎坷,從二十三歲至四十八歲一直沉淪下僚。他初為商州、大名推官,後為翰林學士、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其中元豐二年(1079),其兄蘇軾以烏臺詩罪被捕入獄。他上書請求以自己的官職為兄贖罪,不准,牽連被貶為監筠州鹽酒稅。
宦海浮沉的蘇轍,於宋徽宗即位後為大中大夫致仕,在潁川定居,過著田園隱逸生活,筑室曰「遺老齋」,自號「潁濱遺老」,以讀書著述、默坐參禪為事。不與人相見近十年。逝世後與其兄同葬一地,追復端明殿學士,並追諡為「文定公」。
蘇轍長於各體散文,《宋史蘇轍傳》稱其「為文汪洋淡泊,似其為人,不顧人知之,而秀傑之氣終不可掩,其高處殆與兄軾相迫」。 蘇轍在古文寫作上也有自己的主張。他重視廣闊的生活閱歷,因此讚揚司馬遷「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遊,故其文疏蕩,頗有奇氣」。他的文章風格汪洋澹泊,也有秀傑深醇之氣。例如《黃州快哉亭記》,融寫景、敘事、抒情、議論於一爐,於汪洋澹泊之中貫注著不平之氣,鮮明地體現了作者散文的這種風格。林雲銘《古文樸義》更是高度評價:「文中有一種雄偉之氣,可以籠罩海內,與乃兄並峙千秋。」
蘇轍也喜歡作詩,詩才雖不及其兄,但詩作頗得當時著名詩人黃庭堅、秦觀及後世大詩人陸游、楊慎的推崇。蘇轍於詩也自有主張。他的《詩病五事》以思想內容為衡量標準,對李白、白居易、韓愈、孟郊等都有譏評。大體而言,晚期的詩作藝術成就超過早期,如《南齋竹》:「幽居一室少塵緣,妻子相看意自閑。行到南窗修竹下,恍然如見舊溪山。」意境閑淡,情趣悠遠。
蘇轍學識淵博,著作頗豐,有《欒城集》、《欒城續 集》、《欒城後集》等,雖不如父兄,但能獨樹一幟,自成一家。成為明清以來文人學士學習的典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