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擊:除了屍骨還有棺材
2日9時許,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此處原是一段土路,兩側蓋有民房。
一位正在溝內幹活的工人指著一處明顯有木紋痕跡的土層說:「看,這裡應該是一具棺材。」工地工人說,此處是市政部門開挖的下水管線,4天前開始用挖溝機作業時,挖了兩下,就有屍骨從挖上來的泥土中往下落。挖到地下約1米深時,出現大量屍骨。當時,靠近地溝南側一面,屍骨相對集中,有的部分集中為頭骨,有的部分則是軀幹。
當溝的深度達到2米左右時,開始有木質材料與屍骨一起被挖出,據分析應該是當時裝殮屍體的棺材。再往下被挖開的地層,還有人骨相對集中的一段,此處的骨頭已經開始發黑。
疑問:萬人坑還是亂葬崗?
屍骨越挖越多,圍觀的市民開始猜測,這裡怎麼會有這麼多屍骨呢?一位年輕人說:「能不能是日軍留下的萬人坑啊?」
一位中年男子則說:「我搬來這裡快20年了,以前也聽人說過這裡原來好像是個大墳地,很多人都埋在這兒!」據他講,當年他搬來時這裡還有很多空地,時常看到有人拿著鐵釺子往地裡戳,然後拿著鐵鍬挖,挖1米深左右就有棺材露出來,經常能從裡邊找到黃金飾品。「我就親眼看到有人從裡邊找出4個金戒指,還有金髮簪。」
一位年長的侯先生說,東起大房身水庫,西至「圈道」(現西環城路附近),南到西安大路二O八醫院,北到「炮欄子」(音),這一大片地方曾是墳地,也就是老百姓說的亂葬崗。解放初,市內沒有火葬場,死人都埋在這裡。
專家:可能是「困長春」時留下的
省博物院劉曉暉研究員表示,從歷史情況分析,這裡出現上千屍骨有幾種可能:第一,1947年~1948年間,東北民主聯軍第一兵團圍困長春,佔領了附近的機場,其間國民黨兵多次企圖從此處突圍,因此這裡曾發生大型戰役8次,死亡人數無法統計。發現的大量屍骨,很可能是當時留下的。第二,長春解放後清理時,一些死屍被政府集體處理。此處可能是集中安葬的地點,也可能是當時市民統一將死去的家人運到此處安葬。
新文化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