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入WTO、開放外資獨資經營分銷權以來,許多專家指出,中國市場的問題將不再是「進入門檻」,而在於「如何在中國市場銷售,並安全回收貨款」。臺北市進出口公會日前完成「台商在的中國信用風險調查」,針對目前在中國投資設廠及出口到中國的台商業者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258份。
進出口公會表示,這項調查顯示中國的企業徵信環境不佳,要取得信用資料的難度高民營企業信用評低、倒帳風險最高,已對台商深入中國市場造成極大的風險危害。
根據這項調查,有9成台商不認同中國徵信調查機構的服務水準、8成3的台商不滿意在中國徵信所需的成本。有85%、80%的台商認同在中國的外商、台商信用,但只有31%、17%的台商認同中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的信用水準。進出口公會表示,中國的民營企業時間短,信用文化淺,水準參差不齊,各式各樣的詐欺、假冒行為屢見不鮮,外商與台商必須用心提防。
調查顯示,有55%的台商曾有被延遲付款或倒帳經驗,其中7成8的台商直指禍首是中國民營企業。41%的台商認為處理欠款或倒帳最有效的方式是善意協商,31%的台商認為持續催收較有效。
進出口公會表示,這應與在中國興訟成本過高、判決結果掌握不易,以及台商對第三者仲裁不具信心有關,多數台商選擇以耐心與時間來換取回收貨款的機會。
中央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