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別流口水 川味兒特色名點名菜22道


一、鐘水餃

創始人鐘少白,原店名叫「協森茂」,1931年開始挂出了「荔枝巷鐘水餃」的招牌。   
鐘水餃與北方水餃的主要區別是全用豬肉餡,不加其它鮮菜,上桌時淋上特製的紅油,微甜帶咸,兼有辛辣,風味獨特。鐘水餃具有皮薄(10個水餃才50克)、料精(上等麵粉、剔筋去皮的精選豬肉)、餡嫩(全靠加工時掌握好溫度、水分,肉餡細嫩化渣)、味鮮(全靠輔料和紅油、原湯)的特色。   

二、酸辣豆花:   

酸辣豆花是四川成都、樂山等地有名的地方小吃。豆花在從前多以攤擔形式經營,普遍流行於城市和農村,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小吃。   

製作豆花需要選用上等黃豆,用井水或河水浸泡充分後細磨為漿,過濾豆渣後燒沸倒入木桶待用;取上釉青砂缸放入用水調好的紅苕澱粉和石膏水,衝入燒沸的豆漿,靜置讓其凝成豆花。   
酸辣豆花是豆花的一個品種,用醬油、醋、辣椒麵、味精調成味汁,放入事先熬燙的豆花,撒上芽菜末、油酥黃豆、大頭菜末和蔥花即成。酸辣豆花口味酸辣咸鮮,豆花細嫩,配料酥香,味濃滾燙,別有風味。   

三、賴湯圓:

賴湯圓迄今已有百年歷史。老闆賴源鑫從1894年起就在成都沿街煮賣湯圓,他製作的湯圓煮時不爛皮、不露餡、不渾湯,吃時不粘筷、不粘牙、不膩口,滋潤香甜,爽滑軟糯,成為成都最負盛名的小吃。現在的賴湯圓,保持了老字號名優小吃的質量,其色滑潔白,皮粑綿糯,甜香油重,營養豐富。   

四、葉兒粑:  

葉兒粑又叫艾饃,原是川西農家清明節的傳統食品。1940年,新都天齋小食店將艾饃精心改制,更名為葉兒粑。製作葉兒粑選料考究,工藝精細,具有色綠形美、細軟爽口的特點,為四川名小吃之一。用糯米粉麵包麻茸甜餡心或鮮肉咸餡心,外裹鮮橘子葉,置旺火蒸。特色是清香滋潤,醇甜爽口,咸鮮味美。   

一般是一塊錢2個,便宜又美味啊!   

五、泡粑:   

是用糯米做的,吃起來松鬆軟軟的,香甜可口。丹棱的泡粑很有名,裡面放有油渣,香的很。5毛一個。早上用微波打一下或者蒸來吃,就解決早餐問題了。   

六、夫妻肺片:   

成都地區人人皆知的一款風味名菜。相傳在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華,與其妻一道以制售涼拌牛肺片為業,他們夫妻倆親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籃叫賣。由於他們經營的涼拌肺片製作精細,風味獨特,深受人們喜愛。為區別一般肺片攤店,人們稱他們為「夫妻肺片」。設店經營後,在用料上更為講究,以牛肉、心、舌、肚、頭皮等取代最初單一的肺,質量日益提高。為了保持此菜的原有風味,「夫妻肺片」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七、龍抄手:

 

龍抄手皮薄餡嫩,爽滑鮮香,湯濃色白,為蓉城小吃的佼佼者。龍抄手的得名並非老闆姓龍,而是當初三個夥計在「濃花茶園」商議開抄手店,取「濃」的諧音「龍」為名,也寓有「龍騰虎躍」、生意興「隆」之意。另外還有清湯抄手,紅油抄手,海鮮抄手,燉雞抄手等等。   

八、珍珠丸子:   

北方的珍珠丸子好像都是用肉做的,味道咸鮮,四川的珍珠丸子是甜香,裡麵包有餡,黑芝麻白糖,外面是很漂亮的糯米,顆顆晶瑩剔透,吃了麻辣的東西,可以用來換換口味。  

九、肥腸粉:   

肥腸粉最著名的應該算是雙流的「白家粉腸粉」了。   

口味及選料:正宗的肥腸粉選用的是上等紅薯粉、菜子油及乾紅辣椒、花椒等原料,鍋湯則是用肥腸、豬骨頭等以及多種佐料熬製而成。紅油飄香,霉乾菜、榨菜末星星點點,炒黃豆焦黃渾圓。粉條糯軟,滿口留香。夾起顫巍巍的肥腸送入口中,只覺鹵香細膩,滑爽耐嚼。   

做法:先將泡好的紅薯放進沸騰的肥腸湯鍋裡來迴盪幾下,撈起來後倒入已放好肥腸和調料的大口碗裡,最後從湯鍋裡舀一大杓沸湯沿粉絲澆淋下去,再往碗裡放幾粒花生和幾抹蔥花即可。   

十、冒血旺:   

毛血旺又叫「冒血旺」,其原料以鴨血、牛百葉、荳芽等為主,以鱔魚、魷魚等輔料來提鮮,其味道應是麻、辣、鮮、香四味俱全。

十一、水煮肉片:

教科書上寫:水煮的特色是「麻、辣、鮮、燙」。從菜的製作大致就能領略:先準備蔬菜:芹菜、蒜苗,切段;青筍,切片。再將肉片加少量澱粉,和勻旺火,下少許油,加豆瓣,炒至油成紅色,加少量湯,待湯燒滾,蔬菜、肉片通通丟進去,略煮(切記不可久煮)然後倒入盆中。最後,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花椒面、辣椒麵,大把大把地撒下去,再淋上一層滾油。一盆還在吱吱叫的「水煮肉片」就上桌了。   

十二,冰粉:   

「冰粉」是用一種植物的種子(黑色的像芝麻大小)用紗布包好,放在乾淨的水裡面不停地搓揉,搓揉過程中會產生出黏液混在水裡,然後加上一點點的薄荷,取出紗布包裹的冰粉籽。過不久這些混合物就變成透明的淺褐色的凝固物,晶顫顫的誘人。   

在碗裡放入些冰塊,再用稍大些的杓子盛起一塊冰粉,看它顫顫巍巍的在杓子上晃動,似乎稍許的抖動不穩就會跌落在地而破碎,趕快的小心呵護著放到有冰塊的碗中,加入炒制的花生粉、經過熬製的紅砂糖水。這時的角兒才真正的出場了,如同一幕戲中的大腕兒一般淡定出彩。就是這麼簡單不起眼的兩樣東西,讓一出平淡的戲目瞬間的精彩起來。   

用小杓將碗中的東西一攪和,入口是花生的香、紅砂糖水的甜、略微的薄荷味道、冰粉在口中柔嫩的四竄著。  

十三,雞絲涼麵:   

雞絲涼麵是四川的傳統小吃,歷史悠久,在四川全省有很大影響,近年已流傳於全國各地,特別是北方廣大地區。   

雞絲涼麵的製法:機制的麵條入沸水中煮熟。煮時不能煮得太軟,撈出放案板上趁熱,灑熟菜油少許,抖散快速降溫,到互不粘連且己冷卻為止,成為涼麵。  

涼麵吃法多樣:   

(1)綠荳芽涼麵,綠荳芽在沸水中煮斷生,保持脆嫩,放碗中,面上蓋涼麵,淋上用辣椒麵、花椒油、醋、味精、醬油、蒜泥和麻油調成的味汁;   
(2)雞絲涼麵,基本製法同綠荳芽涼麵,不同的是在面上加煮熟後撕成的雞絲;(3)三絲涼麵,面上加熟雞絲、火腿絲、豬肉絲。

十四,涼串串:  

熱串串就是小火鍋,涼串串類似涼菜,也是一串串串起賣的,一般素的一毛葷的五毛。要一碗冰粉或者銀耳然後吃幾串涼串串聊點八卦,很是愜意。   

十五,豆腐腦:   

豆腐腦的主要程序是點豆花:將豆漿濾好,加入適量的石膏或滷水後,凝聚入缸,燜數小時,便成了一缸白嫩軟的豆花。這時,用一把又薄又圓的鍋鏟,一鏟一鏟地將豆花鏟入用芡粉勾兌好的沸水中,再劃切成小片,讓它們點綴在半透明較濃稠的湯汁中。   

食用時,將一小撮發脹的薯粉撈入竹製漏杓,放入沸水中燙一下撈起,放入配有味精、雞精、白醬油、紅醬油、紅油辣椒、花椒末、生薑末、芽菜末、榨菜丁、芝麻油等十多調味料的碗中,再把煮沸的豆腐腦盛在碗裡。只放蔥花、芹菜葉、油酥黃豆、油炸花仁、饊子的是素豆腐腦;再加一撮銀線般的雞脯肉絲就是雞絲豆腐腦;若加一杓用鹵油、辣椒、花椒、胡椒、生薑、孜然、郫縣豆瓣、八角、三奈、茴香、冰糖、精鹽熬製的牛肉湯汁就是牛肉豆腐腦。   

豆腐腦店遍佈樂山的大街小巷,一家一個味,最為著名的當屬牛華鎮的祝氏和羅氏豆腐腦。豆腐腦以其獨特的魅力佔據著嘉州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豐富著燦爛的巴蜀文化。   

十六,韓包子:   

韓包子由韓映斗創製於1914年,是當時成都「玉隆園」的當家品種。當時該店的「南蝦包子」用料考究、製作精細、皮薄松泡、餡心飽滿、入口化渣,被稱之為「成都小吃之上品」。後來其子韓文華承繼父業,將該店更名為 「韓包子」。近九十年來韓包子始終保持了自己的風格和質量。1990年12月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為「成都名小吃」。   

十七,麻婆豆腐:   

原料:豆腐10兩(約400克),牛肉末、青蒜苗段各適量。豆豉、豆瓣、辣椒粉、花椒粉、鹽、醬油各適量。   

製法:用嫩豆腐、牛肉末燒制而成。成菜色澤紅亮,豆腐嫩白,麻、辣、鮮、燙、嫩、捆(指形整)、酥(指牛肉末)的特色。選石膏豆腐切四方丁放碗中,用開水泡去澀味。燒熱炒鍋下菜油,燒至六成熱,將剁細的牛肉末炒散,至色呈黃,加鹽、豆豉、辣椒粉、郫縣豆瓣再炒,加鮮肉湯,下豆腐,用中火燒至豆腐入味。再下青蒜苗節、醬油,略燒片刻即勾芡收汁,視汁濃亮油時盛碗內,撒花椒末即成。   

十八,涼粉:

四川的涼粉還分白涼粉和黃涼粉,都可以冷吃也可熱吃。放的調料不一樣。原料也不一樣。白涼粉就是川北涼粉,黃涼粉也叫米豆腐,是豌豆為原料製作的。   

十九,醪糟:   

醪糟色白汁清,甜濃鮮香。有補氣、生血、活絡、通經、潤肺之功,夏日更兼清熱解暑作用。在四川,人們把醪糟與鍋魁(一種白麵餅)、油條、糯米粉子、雞蛋等一起煮食;在夏天將其兌清水燒沸加糖,晾涼後加冰塊可以做清涼飲料;在許多川味佳餚中醪糟也是必不可少的調味品。  

二十,豬兒粑:

瀘州豬兒粑,選料考究,製作精細,質量優良,以其糍和而味香糯軟而不粘牙的獨特風格,成為瀘州名小吃之一。瀘州豬兒粑分咸餡、甜餡兩種。咸餡以鮮豬肉、冬筍、香蔥、味精、精鹽等為原料;甜餡以白糖、化邊油、橘紅、桂花糖或玫瑰糖、芝麻等為原料。包餡的原料,則用八成上熟糯米、二成飯米磨漿吊干後的粉子。剛蒸熟的豬兒粑潔白而有光澤,彷彿是煮熟的小豬,故而得名。  

二十一,黃粑:

瀘州黃粑色澤金黃、香氣濃郁、味甜糍和。其獨到之處在於包料選擇的是良姜葉,黃粑的香味正是來自良姜葉內所含的芳香油。剛蒸熟的黃粑香氣撲鼻,冷卻後,可切片油煎,或放入醮槽水內煮沸食用,別有一番風味。   

二十二,白糕:  

瀘州白糕選用上熟大米、白糖、桂花、豬油為原料,另一種美食叫白糕,是白糖米糕。樣子大小如水杯口,形狀像飛碟,中間還會點上一個小紅點。街上賣新鮮的白糕,熱氣騰騰的白糕散發著米香,總是裝在一個嶄新的竹籃裡,於視覺、嗅覺、味覺都是享受。   

  瀘州白糕,以風味小吃著稱的瀘州白糕,始產於1920年代的「三義園」白糕店,以其美、嫩、香、甜、爽口的特點聞名巴蜀,成為一種老少皆宜的早點佳品,有的還在筵席上作「過中」點心。白糕之名,久盛不衰。瀘州白糕選用上等大米、白糖、桂花糖、豬油為原料,用提糖方法精製而成,故全稱桂花豬油提糖白糕。瀘州白糕以其「美、嫩、香、甜、爽口」等特點聞名全川。剛出籠的白糕,潔白滋潤,香氣襲人,誘人食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