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巴黎塞納河遊船 盡覽名勝藝術


法國首都巴黎是深具歷史意義、浪漫迷人的藝術、文化、美麗之都。塞納河(La Seine)流經巴黎,是法國第二大河,源自法國東部向西流,流域地勢平坦、水流緩慢,利於航行。

巴黎市中心的河道以人工石砌河堤,有許多宏偉的建築建在塞納河兩岸,也將兩岸劃分成不同的特色風格及景觀。法國人依河水的流向,將塞納河北岸稱作右岸,南岸稱為左岸;右岸的發展形成巴黎的主要商區與政治中心,左岸有著名的咖啡店及拉丁區,充滿文藝氣息。

水波蕩漾遊船河

黃昏時乘船游塞納河,路線從艾非爾鐵塔出發,經西堤島、聖路易島環繞一週,航程約一小時。悠閑的欣賞兩岸無數的建築名勝、美麗的塞納河風光,包括艾菲爾鐵塔、羅浮宮、奧塞美術館、聖母院、最高法院等,逐一觀賞宏偉壯麗的建築外貌、著名建築物的藝術之美,真是一種視覺的享受。

塞納河上的遊船除了有露天甲板和雙層的各種觀光船,還有可邊用餐邊觀景、裝飾華麗的玻璃船。看著一波波遊客乘坐觀光船,來去在雲影天光、水波蕩漾中,飽覽旖旎風光,彷彿也置身於一幅幅遼闊的風景畫中。



塞納河殘障軍人橋(Pont des Invalides)橋墩石雕

泥濘城市蛻變藝術之都

當觀光船在河中穿越西堤島及聖路易島時,可能有遊客沒察覺到那是島嶼,因為島和兩岸之間有十二座橋連結,方便人們自由來往。著名的聖母院即位於西堤島上。西堤(Cite即城的意思)島在巴黎市中心,原是塞納河中的沙洲,也是巴黎最早有人群定居的地方。西元前一世紀時,羅馬軍隊為防禦來自萊因河地方的敵人,就在塞納河中的沙洲建築要塞,成為巴黎的起源。

羅馬人原稱其為路底西亞(Lutetia)意為「泥濘城市」,後來因為高盧人的一支巴黎西人(Parisy)以此為根據地,不斷發展而改名為巴黎。其時市區發展至塞納河左岸時,右岸尚是無人居住的一片濕地,之後才逐漸發展起來的。世人可能想不到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竟是從「泥濘城市」發展來的。



塞納河邊聖母院西側面


遠望聖母院東面

三十七座跨河橋樑風格迥異

巴黎市有三十七座橋樑橫跨塞納河,都是一座座富有特色的大橋,有石造的、鋼構的、磚砌的、組合的……各式媒材,造型各具風格。

最古老的一座是新橋(Pont Neuf 西元1578年 ~ 1607年建成),古時橋上並排著小店,是當時巴黎市最熱鬧的地方。最華麗的是金碧輝煌的亞歷山大三世橋(Pont Alexandre III,西元1897年~1900年架設完成),是一座沒有橋墩的現代橋樑。


新橋的浮雕和亨利四世雕像


塞納河亞歷山大三世橋和觀光船


亞歷山大三世橋


亞歷山大三世橋和觀光船

守護女神珍維葉芙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突奈爾橋(Pont de la Tournelle),橋頭高高豎起的角柱上有一尊巴黎守護女神珍妮維葉芙(Sainte Genevieve 西元422年左右-502年)的雕像。珍妮維葉芙原是信仰虔誠的牧羊女,西元五世紀中,來自亞洲高原的匈奴人侵襲中歐,所到之處一片蕭條、死寂。大軍進逼巴黎時,巴黎市民紛紛準備逃亡,意欲放棄巴黎。

珍妮維葉芙挺身而出告訴市民:神與虔誠的巴黎人同在,神必能拯救巴黎,不要害怕,要相信神。她激勵市民奮起抵禦,使士氣大振,終於擊退敵人。聖女珍妮維葉芙拯救了巴黎,自此被尊奉為巴黎的守護神。她的雕像被高高豎起,永遠俯視著巴黎市。


巴黎守護神聖女珍妮維葉芙

潺潺河水、清風拂面,游塞納河穿越一座座橋樑,處處看到優美的建築、立雕、浮雕等藝術,看到堅定信仰神的文化和積極果敢的氣質。從中,我們似乎看到了法國苦難與光榮的歷史當中,象徵法國人特質的傳統精神


法國塞納河的自由女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