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農民破譯南宋古樂譜

發表:2005-09-20 18:2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河北涉縣一位農民出身的音樂家王玉川窮二十年心力,將偶然獲得的二百七十首古本樂譜重新翻寫成現代簡譜。

王玉川是一位農民出身的基層文藝工作者,一九八六年在農村采風時,偶遇涉縣龍泉寺一位年近古稀的還俗藝僧法安大師,對其吹奏的幾首古曲欽佩不已。

當他聽說法安大師的師傅萬同禪師臨終前曾傳授法安大師兩本古譜,遂向其提出借閱要求。法安大師同意將古譜借給他看一個星期。

拿到古譜的王玉川卻發現,古譜中滿紙彎彎曲曲奇形怪狀的符號猶如「天書」,除了一些曲譜的名字外,其它都沒見過。

據王玉川講,法安大師的師傅曾說過這些古譜是從印度傳到西藏,再由西藏傳至北京的潭柘寺,再從潭柘寺傳到龍泉寺的。自從法安大師的師傅萬同禪師去世後,就沒有人識得這些古譜了。

整整一個星期,他夜以繼日,竟沒有看出一點門道,最後只好按期將古譜歸還法安大師。

然而,這卻成為王玉川的一個心結,再也揮之不去。一九九五年,王玉川再次找到時年已經七十八歲高齡的法安大師。讓人遺憾的是,時隔多年,法安大師再去翻找古譜時,古譜卻神秘「失蹤」了。

王玉川不死心,他請法安大師慢慢回憶古譜的下落。法安大師肯定地說古譜沒有讓別人拿走過,就在屋子裡。

一連三天,王玉川把房間的各個角落翻了個遍還是不見樂譜蹤影。後來,他提出把屋裡的土炕拆開尋找。結果,在炕洞裡發現了藏在塑料袋中、被老鼠拉進炕洞的古譜。法安大師被王玉川的執著打動,遂將古譜慷慨贈送。從此,王玉川開始了艱難的破譯。

中國古代沒有錄音設備,除口口相傳外,在唐代發明瞭一種工尺譜的記譜方法,與近代的工尺譜不同,既看不出音節長短,也看不出音調高低。王玉川手中的樂譜就是這種讀如天書的工尺譜。

為了破譯,王玉川無論吃飯、走路、睡覺,滿腦子裝的都是古譜。皇天不負苦心人,參照法安大師的演奏和演唱錄音,對照古書上的同名曲譜,一字一句,王玉川逐漸一點一滴地掌握了古代工尺譜的記譜方法,終於將古書殘存下來的二百七十首古譜全部翻譯成現代簡譜。

經中央民族音樂學院宋副院長及有關專家的分析、鑑定,該古樂譜的寫法、譜式是中國宋代的,屬南宋宋氏譜,南音、南曲,接近道教音樂。並稱王玉川翻譯的簡譜基本正確,因為古代工尺譜尚不完善,現代還沒有人能翻譯得完全正確。

王玉川稱他現在還正在研究從涉縣青泉寺邵成大師那裡得到的一本「鐃鈸本」,但窮盡心力一無所獲,希望能同這方面的高手共同研讀,並願意將這本「鐃鈸本」公開。


明報新聞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