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發掘出見證鴉片戰爭清兵抗英歷史的牌匾


一塊見證了鴉片戰爭時期中國軍民抗擊英軍歷史的祠堂牌匾,在深埋地下近半個世紀之後,昨日在廣州黃埔區得以重見天日。

  昨日上午,廣州市文化考古隊及黃埔區文化局聯合對文沖社區文元村內的一處魚塘塘基進行了發掘。並於上午11點30分起出了一塊據稱系清末光緒帝御賜的 「祥鎮軍祠」牌匾,雖然該牌匾經歷了160餘年的風雨且在上世紀60年代被黃埔區當地村民用作建設塘基,但牌匾上「祥鎮軍祠」四字仍清晰可見。至此,這塊見證了一次鴉片戰爭廣州地區重要戰役--烏湧之戰的重要歷史遺蹟終於重建天日。據透露,該牌匾將暫時寄存於黃埔區南海神廟內,並將成為即將立項建設的廣州海事博物館鎮館之寶。

  「軍祠」石料用來做塘基

  據黃埔區著名的文史專家原區文化局副局長黃應豐老先生介紹,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現在的文沖社區文元村至牛山一帶就是著名的烏湧戰役的主戰場。為了紀念在該次戰役中陣亡的1600名清軍官兵,在19世紀80 年代張之洞督粵時,清光緒帝曾下旨於牛山腳下建設「抗英忠勇清官兵合葬墓」及「軍祠」。因為陣亡將士中,最高官階的旗人瑪佳.祥福僅為一鎮總兵,該次戰役中陣亡的粵、桂、湘三省的兵勇就被統稱為「祥鎮軍」,設立的祠堂也被稱為「祥鎮軍祠」。

  隨著歷史的變遷尤其在清王朝覆滅後,這一第一次鴉片戰爭的重要紀念遺蹟漸漸地衰敗頹廢。大約到了20世紀60年代,年久失修的祠堂及合葬墓終於僅剩下斷瓦殘垣,據傳是光緒帝御賜的「祥鎮軍祠」牌匾及合葬墓墓圍等花崗岩石料,也被當地的村民用作建設魚塘的塘基之用。

  黃埔區文化局王淑平局長表示,值得慶幸的是,合葬墓、祥鎮軍祠以及後來建成的牛山炮臺舊址,在1993年的廣州市文物普查當中被市政府以「烏湧清官兵合葬墓」之名正式公布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今年年初,在熟悉黃埔區區情又熱心文物史跡保護的當地居民反映下,這塊「祥鎮軍祠」牌匾就埋在了合葬墓及祥鎮軍祠遺址附近。鑒於上述兩處文物是廣州市彌足珍貴的鴉片戰爭歷史遺存,黃埔區文化部門特意請來了廣州市考古研究所考古專家前來指導考古發掘。

  在發掘現場記者看到,已被開挖開來的區域位於黃埔文沖社區文元村一處魚塘邊。在已經開挖開來的深約80厘米地洞內,幾塊花崗岩結構的石塊被黃泥所覆蓋起來。

  牌匾早已被運走?

  就在現場考古人員緊張地使用小鏟、毛刷等工具對發掘開來的石塊進行清理的過程中,現場前來觀看發掘工作的當地村民中卻引發了一陣爭論。爭論一方是附近石化廠的民間文史愛好者黃兆輝老先生,而另一方則是當地村民78歲高齡的陸伯。據黃先生介紹,退休後賦閑在家的他曾經過多方考證,證實了這塊御賜牌匾的真正下落--現在的考古發掘地點。可是自稱親眼見過這塊牌匾的陸阿伯則向記者表示,大約就是同一個歷史時期,他曾親見數名大漢將「祥鎮軍祠」牌匾搬離了祠堂所在地,並裝上卡車運走。

  上午11點左右,待表層泥土清理完畢,翻轉第二層花崗岩,兩名工作人員乾淨利落地進行著進一步的發掘。「有字,就是『祥鎮軍祠』四個大字。」現場的觀看挖掘工作的區政協龍副主席、文化局工作人員及圍觀群眾一下子開心得鼓起掌來。一塊見證鴉片戰爭時期中國軍民英勇抗爭的珍貴牌匾重見天日,而另一塊懸在現場圍觀者心中的巨石也終於落了下來。

  將重建鴉片戰爭紀念遺蹟

  文史專家、黃埔區政協副主席龍莆堯告訴記者,目前全廣州市乃至全廣東省所存有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遺蹟已經不多,除了廣州的三元裡及虎門銷煙遺蹟。還有就是虎門存在的一個「虎門節兵義墳」。由於該處義墳碑刻上有一個錯別字,很多文史專家及考古學家都傾向於將這處義墳定位於戰後民間自發收斂殉國官兵的場所。而像 「祥鎮軍祠」及「烏湧清官兵合葬墓」這樣純為當時清政府出資興建的紀念遺蹟,這在廣州可說是絕無僅有。

  黃埔區文化局王淑平局長也向記者透露,隨著「祥鎮軍祠」牌匾的成功發掘,該局已向市文化部門申請將現收藏於廣州博物館內的「祥鎮軍祠」的另一塊石碑「增建祥鎮軍祠添置祀田碑記」遷移回黃埔原址安放。目前,該項建議已得到市文化局批復。至於龍副主席所說的復原烏湧炮臺及建設鴉片戰爭紀念遺蹟的工作,目前區文化局也在進行考慮,如果時機成熟將分步驟地完成這項計畫。王局長還表示,昨日發掘出來的牌匾將被暫時寄放在南海神廟內,將來廣州海事博物館建成後,該塊牌匾將作為重要館藏文物予以收藏。


(信息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