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去張委員的外衣

發表:2005-01-29 23:0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也許你心懷壯志,決定到偉大首都去尋夢,憧憬成就自己,但英雄困頓;也許你逃避貧窮,願意前往繁華都市,尋覓生計,而勞作辛苦;甚至也許你無力回天,依著活命的本能,在北京的街頭翻撿垃圾,磕頭行乞……這一切,在一些人的眼裡,是值得用大都市當有的胸懷去包容接納的部分,而在另一些人的眼裡,卻是消耗了城市資源、擾亂了城市秩序、干擾了「城裡人」的生活,所以須用「准入門檻」擋在城市外的盲流。

北京兩會期間,政協委員張惟英提出「對外地人進京實行准入制度」的建議,就是表達了後一種認知的觀點與邏輯。在遷徙自由已成文明常識與人權共識、戶籍壁壘屢被詬病衝擊的現代社會,這種居然要求將首都變成「外國」、進京還得「簽證」的倡議,不僅會驚詫友邦,顯然也是要激怒國人的。雖然我們堅決捍衛張委員表達自己觀點的言論自由,但從因此引發的網路爭論來看,常識並未普及,偏見依然盛行,甚至張委員近日還聲稱,北京市政府也同意其觀點──對此我們當然有足夠樂觀保持懷疑,所以我們還要以同樣堅決的姿態,反對這逆歷史潮流的「進京准入」謬論。

謬論之一,在於張委員之所謂「北京資源稀缺」,「不能13億人都來北京」。

稍有歷史記憶的國人想必都還記得,在城鄉壁壘森嚴、人口流動艱難的年代,最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保持穩定」、「強調管理」,然而壁壘一旦被突破,流動日益洶湧,穩定並未支離破碎,管理也未捉襟見肘,真相一旦展現,理由被證明不過是個藉口。人口集中問題更為嚴重的韓國漢城、日本東京,從未以資源為理由來限制過人口遷入。倘若北京感覺資源吃緊,只怕首先應當從政府的資源經營配置能力,以及全體北京市民的資源消費方式上去尋找癥結。揪住外來人口──依照張委員的說法,還只是外來人口中的低素質群體──增加的資源消耗不放,難道不是本末倒置、因小失大?如果不是見識狹窄,只怕倒有混淆視聽之嫌了。更何況,各種層次的外來人口,恰恰使得城市資源得到了儘可能充分的開發、儘可能合理的分配。而如果我們承認戶籍制度並沒有先天的道德基礎,那又憑什麼判定這「稀缺的資源」只配某些人享有,而某些人又不配享用呢? 

謬論之二,在於張委員之所謂「這些人素質比較低,長期沒有工作後,往往會鋌而走險,給社會治安帶來不安定因素」,以及「北京很多管理混亂的地方就是由這些人造成的,比如說收廢品、惡意乞討的,他們的存在確實損害了北京市民的生活」。

乞討者有多惡意我們不便妄加評論,但我們實在不知道,「收廢品」者在張委員眼裡何以竟會成為「損Ρ本┦忻襠(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