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掉自家的電話號碼
「從瑞典皇家學會通知我獲獎那一刻起,家裡的電話就響個不停,記者們堵在門口,我擔心以後無法靜下心來工作。」接受採訪時,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地利小說家耶利內克說出了心裏話。
其實,有這種苦惱的不只她一人。197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伊薩克 辛格為避免被媒體「騷擾」,索性把自己的電話號碼從電話簿中刪掉,然後躲到一個清靜的地方繼續寫作。他曾對朋友說:「寫作是我的最愛。在認識字母表之前我就開始創作了,當時我將鋼筆蘸上墨水在紙上塗鴉。安息日對我來說是一種折磨,因為按猶太教的教義,那天不准人們工作。」
同樣不堪盛名所累的還有200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約翰 邁克爾 庫切。在頒獎典禮上,他「羞澀地眨著眼睛」,這一幕成為當年大會上的經典鏡頭。獲獎後的庫切一直避開與外界接觸,過著隱居生活。一位朋友這樣形容他:「他像僧侶般自律,滴酒不沾,不抽煙,也不吃肉。不管去多遠的地方他都會騎一輛自行車。每天早晨他至少在書桌上寫作一個小時,一年365天雷打不動。」
拿了獎金改善生活
諾貝爾文學獎獎金高達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37萬美元,它不僅可以給作家「買來許多打字機色帶」,也能從根本上改善他們的生活。199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愛爾蘭詩人謝默斯 希尼在得獎後說了句大實話:「我終於可以過上一直渴望的無憂無慮的生活了。」希尼出身農民家庭,在9個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從小過著清貧的生活。成年後他雖然在詩壇小有名氣,但家境一直不寬裕,不得不一邊當老師賺錢拉扯三個孩子,一邊進行詩歌創作。獲得諾貝爾獎後,希尼不再為生活發愁。他筆耕不輟,2003年又獲得「杜魯門 科波特文學批評獎」,這是英語文學評論界獎金最高的年度大獎,獎金5萬美元。
「仍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
1964年,法國哲學家、存在主義的代表人薩特決定拒絕領獎。諾貝爾獎頒獎當天,他像往常一樣與女友來到一家他們經常光顧的餐館吃午餐,點了他最喜歡的扁豆咸肉,平靜地抽著菸斗。此前他已致信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表示不願接受文學獎,因為他「拒絕接受一切來自官方的榮譽」。作為「對資產階級最犀利的罵娘者」,薩特一直對國內外政治活動發表立場鮮明的見解,被譽為「20世紀人類的良心」。他不願接受諾貝爾獎是為了抗議資產階級的價值觀。但諾貝爾獎不會因此改變,當年的文學獎還是給了薩特,「因為他那思想豐富、充滿自由氣息和探求真理的作品,已對時代產生了深遠影響」。
雖然諾貝爾獎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獲獎者的生活,但對他們中的很多人而言,諾貝爾獎仍不過是一個獎而已。197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辛格的話最有代表性:「沒有哪個獎會改變一個人的性格。我仍然是可憐的芸芸眾生中的一個,像他們一樣吃飯、思考、希望、憂慮、睡覺、祈禱並死去。」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