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毫無羞恥感--中國的晶元盜版


Sarantel公司專業製造用於行動電話的新穎陶瓷元器件。公司首席執行官戴維威瑟(David Wither)強烈反對象眾多其它企業那樣,到中國去建立生產基地。
「中國人毫無羞恥感。假如我們在中國設立(一家工廠),我擔心他們會偷去我們的技術,」威瑟先生說。有鑒於此,作為一家剛開始投入批量生產的英國公司,Sarantel準備把所有生產活動都保留在英國。

「我們覺得,在中國以外進行生產,我們能更好地保護自己的技術,而且能保護得好很多,」威瑟先生說。他的公司製造的產品用在高靈敏度天線中,採用的工藝類似於半導體生產。

對於知識產權失竊以及政治風險的擔心,是阻礙晶元企業在中國投資進行製造或設計的重要因素。

在《金融時報》對18家英美半導體及相關元器件企業進行的一項非正式調查中,三分之一的企業表示,由於擔心知識產權遭到侵犯,造成重要技術落入外人之手,他們有可能(或者已經)決定不在中國進行生產或科研活動。

另外12家公司則表示,它們不怎麼擔心這個問題,或者它們覺得能夠比較妥善地處理這方面的問題,比如對它們在中國的投資實行嚴格的安全保障措施,以防止設計和工藝信息落入外人之手。

知識產權遭到侵犯,對中國政府和龐大的美國晶元產業而言都是一個敏感的話題。中國政府則意識到,中國「全球各類假冒產品中心」的名聲實在不大好,有必要摘掉這頂帽子。

而美國晶元產業之所以熱衷於在中國投資進行生產,不光是為了利用低成本的生產條件,也是為了靠近中國快速發展中的電子產品工業。根據某些估計,到2007年,世界上三分之一的電子產品將在中國生產,這些產品從行動電話到錄像機,無所不包。

設計和工藝技術遭遇盜版的問題,對於正計畫或已經在中國建立半導體「代工工廠」(foundries)的企業也同樣重要。「代工工廠」屬於轉包業務,即專為客戶製造晶元,使客戶能夠省下自行建廠的可觀費用。

加利福尼亞晶元企業Z-World總裁諾曼羅傑斯(Norman Rogers)表示,在設計和技術盜版方面,中國有一個「牛仔般的環境」。「中國沒有任何規範知識產權的法律,」他說。

Antelope是一家製造掌上電腦的美國企業,其產品離不開先進的晶元。公司首席執行官阿倫泰勒(Alan Taylor)介紹說,由於擔心盜版問題,該公司把關鍵的半導體元器件生產放在摩洛哥進行,而不是中國。「在摩洛哥生產,成本雖然高出三分之一,但我們覺得在那裡能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技術。」

對許多晶元企業來說,在中國進行生產是合乎邏輯的。根據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的預測,到2005年底,中國晶元產業吸引的投資將達到每年120億美元,到2013年有望再翻一番。

SIA表示:「人們對於知識產權規則在中國的具體執行情況存有很多憂慮。」

克萊夫瓊斯(Clive Jones)是美國科羅拉多州「經濟數據資源」(Economic Data Resources)諮詢公司的一名經理。他說,許多企業沒有及時採取妥善措施保護自己的設計與創意,為日後問題的產生埋下了禍根。「(保護設計的)法律框架在中國還遠遠沒有發展到位。其結果是,要在中國打贏一場侵犯知識產權的官司極為困難,尤其是對小公司而言,」他說。

其他公司則表示,技術失竊方面的困難沒有某些人說得那麼嚴重。美國晶元公司Anadigics負責運營的副總裁戴維科勒(David Coller)表示,在亞洲任何地方都很難保護設計機密,因此在這方面,中國大陸與臺灣或韓國沒有什麼區別,而國際晶元產業在臺灣和韓國已經運作了一段時間。

Kopin公司位於麻薩諸塞州,專門製造先進的電子裝置。公司首席執行官約翰法恩(John Fan)說:「對設計和工藝失竊的擔心有時被誇大了。這種技術其實是很難複製的。」

其他人則表示,隨著中國自主電子工業逐步發展成熟,並認識到持有專利及受版權保護設計的優越性,知識產權方面的情況正在好轉。中國正在創建一個商業框架,在這個框架內,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慣例能得到尊重。

美國超捷半導體公司(Silicon Storage Technology)在中國生產部分晶元。出生於臺灣的公司總裁葉炳輝(Bing Yeh)說:「知識產權始終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但在中國,人們對此的認識已經有了很大提高。」

世界上最大的晶元企業英特爾(Intel)目前在美國、愛爾蘭和以色列設有製造廠。英特爾表示,目前還不可能到中國去開廠,因為美國政府對高級晶元被中國用於軍事用途存有戒心,因此不會允許該公司轉移必要的高端生產設備。英特爾表示,假如美國政府放鬆了限制,那麼企業遭到知識產權侵犯的風險會是「一個因素」。

許多企業主管對於在中國從事晶元製造是否合適存有憂慮,而且這樣的憂慮不太可能消失。加利福尼亞微器件公司(California Micro Device)首席執行官羅伯特迪肯森(Robert Dickinson)表示,他「沒有意識到」任何設計和技術失竊問題的存在。但出於政治考慮,該公司已決定在日本開展一部分生產活動,以減輕對中國的依賴。

「我對中國有些擔憂,是因為那裡存在地緣政治風險,」迪肯森先生說。」假如中國大陸和臺灣發生衝突,電子工業將遭受沈重打擊。」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