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恨交織的歷史循環
事實上,美國普通公眾對外交事務,特別是對亞洲地區缺乏瞭解。喬治敦大學(Georgetown > University)的美國外交史學家南希.特克教授(Nancy > Tucker)評論說:「美國人頭腦裡模模糊糊的中國形象成為政府用來解釋他們對華政策的工具。」與此相對照,美國老百姓對自己國家的形象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美國擔當著普濟眾生的特殊使命,希望其他民族共享美國的價值觀、過美國人的生活。正因為如此,當冷戰初期中國倒向蘇聯時,美國有感到遭背叛的憤怒,隨之而來的是對中國的恐懼和疑惑,他們用「狂熱」、「非理性」來形容60年代的中國政治狀況。
70年代末期中國的改革開放使美國人看到了中國融入西方世界的「希望」,然而與此同時,一個日趨強盛的中國又令美國政府深感不安。正如亨利.盧斯基金會(Henry > Luce Foundation)副主席特瑞.羅茲(Terrill Lautz)所言,美國人對中國的感情是一個愛恨交織的歷史循環。「我們對中國的態度是充滿矛盾的。當中國國力衰弱、疆土分裂時,中國在美國的形象往往比較正面,但是當中國強大起來並開始具備外向發展的潛力時,美國的中國形象則趨於負面。」特瑞進一步指出,美國人對中國的這種不確定的、自相矛盾的看法將深刻影響到日後中美關係的發展。
美國媒體在妖魔化中國嗎
美國人對中國的複雜感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國內的新聞媒體造就的。「帶有偏見的、不完整的中國形象部分源於美國媒體的報導,部分源於政客的操作,」
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的弗蘭克.簡茲議員(Sen. Frank Jannuzi)說,「當我們在電視上見到鄧小平戴著牛仔帽時,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友好的中國;當電視畫面上展現的是一個中國人獨自站在坦克前舉起他的雙手攔住坦克前進時,我們就認為中國是充滿敵意與危險的……這些形象、尤其是負面的形象,深深地印刻在美國人的腦海裡。」弗蘭克也表示,對中國歷史文化膚淺的瞭解嚴重阻礙了政策制訂者對於中美關係的深入認識。
美國有線新聞網(CNN)簡明新聞部(Headline News)總製作人丹尼斯.紐曼(Dennis > Newman)對《華盛頓觀察》週刊說:「中國這麼大,真可以說無奇不有,幾乎任何一種關於中國的說法都可以被認為是『真實的』,我們知道太多的『事實』,但我們所缺乏的是對事實的精確判斷。」
《華盛頓郵報》的資深編輯斯蒂文.莫夫松(Steven Mufson)說,近年來派往中國的美國記者在閱歷與背景上與老一批記者不同,從而將影響到他們報導中國的風格。如今駐中國的美國記者雖然具有豐富的海外報導經歷,卻不一定是所謂的中國專家,這樣的好處在於他們報導中國時不會存有先入為主的偏見。斯蒂文坦言:「我們報導中國就如同報導任何一個有許多問題的發展中國家一樣,這是一個正確的態度。」
美國人如何看中國民主建設
美國人腦海裡最鮮明的中國政治形象莫過於所謂中國百姓對民主制度的迫切追求。「大多數美國人都理所當然地認為中國人渴望跟他們一樣擁有民主權利,」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關係學院(Johns > Hopkins SAIS)的中國問題專家安妮.賽斯通教授(Anne > Thurston)則說,「十多年來,中國卻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民主運動,我們不禁開始捫心自問,是否我們錯誤地理解了中國人的想法?我個人的感覺是,中國傳統的政治文化依然根深蒂固。」
眼下美國政府的主流觀點是支持中國搞民主運動,對此安妮認為,新一代的中國知識份子相信民主改革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而有些美國人則對中國緩慢的民主改革感到不耐煩;實現民主的基礎在於中國人對民主制度的真心嚮往,而並非來自於其他國家對民主的強行輸出。不少美國的中國專家也談到,如果說美國大眾本能地認為民主是理所當然的,那麼中國人則本能地害怕政局不穩定、社會不團結。
中新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