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研一:從無國界經濟到中華聯邦*
在[臺灣工商協進會]主辦的[探索中國、前瞻臺灣論壇]研討會上,大前研一和章家敦進行了背對背的激烈交鋒。大前研一首先闡述了他提出[中華聯邦]的理論基礎。
大前說:「我是學習世界經濟的。我一直提倡無國界世界和無國界經濟的概念。過去三十多年來,我一直在研究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跨國界的資金轉移、跨國界的通訊和信息、跨國界的公司和行業以及消費者。如果這些經濟和管理的主要因素能夠自由地、甚至是在瞬間內跨越國界,那麼國家、經濟、公司的概念又到底是什麼呢?」
從對這些現象的觀察,大前提出了一套嶄新的關於地域和國家的論點。他說,世界上的一些較小地區是以國家的形式存在,如新加坡、丹麥、芬蘭等,而另一些則只是較大國家的一個地區,如美國的各州和一些歐洲國家的省份。
大前認為,這些地區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它們往往更認同和積極參與無國界經濟。大前說:「現在很少有國家只靠使用自己國家的資源發達起來的。那些擁有豐富的石油和自然資源的國家的經濟不一定發展得很好,而那些對外界事務敏感、教育水平高、並擁有能夠把世界經濟引入本國的政治和基礎設施的國家,才會興旺發達。」
*區域國家和區域聯邦*
大前把這些引進外國財富和因此而富裕起來的地區稱為區域國家。大前說,按照這個定義,臺灣就是這樣一個最成功的區域國家,不論人們把它叫做國家也好,區域國家也好、國家的一部分也好、他都不在乎。因為他是一個信仰無國界世界的學者。
大前注意到,最近中國也開始實施這一思想,逐步放棄傳統和固執的國家模式,實行權力下放,改變了中國的經濟模式。大前說:「中國總理朱鎔基推動的改革使中國從一個傳統的國家模式轉變為多區域模式,而且每個區域都可以直接和世界經濟接軌。這些地區相互競爭,它們的行為方式類似於歐洲各國和美國的各個州。」
大前認為,目前中國已經形成了很多各具特色的區域。例如吸引大量韓國資本的山東,台資集中的珠江三角洲,金融中心上海等。各區域都按照自己的模式和優勢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它們之間的差異之大令人震驚。因此一個中國,一個統一的中國形象需要改寫。
大前認為,這些國際經濟的趨勢標誌著國家的削弱。而國家的削弱和無國界經濟促成了區域聯邦的誕生,[中華聯邦]也就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因此他預計到2005年,最晚到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會之前,將形成一個[中華聯邦]。
*錯過時機臺灣將一無所有*
大前研一表示,既然這是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臺灣政府就應該接受和適應這一發展。大前研一說:「臺灣應如何對應?唯一的方法就是內在化,也就是,把中國的實力當成自己的實力,與其競爭不過,不如加入,共同合作,在無國界的經濟中求發展。」
大前認為,2004年臺灣總統大選是一個難得的契機,總統候選人應該表明加入中華聯邦的意願。否則「臺灣將錯過時機,臺灣將一無所有。」
*「中華聯邦」是烏托邦*
美籍華裔律師章家敦批評大前研一的[中華聯邦]是烏托邦。他在2001年出版的《中國即將崩潰》一書中預測中國將在十年內崩潰。章家敦提出這一論斷主要是認為中國難以擺脫經濟上的困境。章家敦說:「中國的經濟和政治體制正在走向崩潰。中國經濟正在衰敗,儘管中國聲稱去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百分之八。這是因為促使中國2002年經濟增長的三個主要因素,出口、外資和財政刺激措施都存在嚴重問題。」
首先來看看出口。章家敦說,中國可以出口,但是其他國家不一定要買。中國主要客戶美國的經濟前景非常不明朗,歐洲和其他亞洲國家的經濟也處於低迷狀態。世界銀行估計,2002年全球國內生產總值只增長了百分之一點七。再加上中東戰爭、其他地區的動亂,恐怖份子的威脅,因此中國2003年的出口前景不容樂觀。
那麼增加外國在中國的投資是否能彌補出口減少帶來的損失呢?這就是章家敦提出的第二個問題。他對這個問題的回到是否定的。章家敦說:「外國投資其實並沒有像看上去那麼重要,因為在中國的外國投資中,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屬於[來回旅遊]。也就是說,國內資本被非法轉移到國外,然後再回到中國投資。這樣轉了一圈後,這些資本就可以享受外國投資在稅收等方面的優惠。實際上,中國並不像它自己聲稱的那樣是世界上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
章家敦說,華爾街股市連續三年下滑,這在歷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這無疑將大幅度減少流入中國的資本。另外,世界各國的生產能力過剩,中國也不例外。總會有一天,外國企業會減慢在中國的建廠速度。
第三是財政刺激措施。章家敦說,中國的財政刺激增加的速度超過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三倍,這是非常危險的。章家敦說:「中國領導人不可能繼續支撐大規模的財政刺激計畫,官方數字甚至也顯示,年預算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三,剛剛達到國際警戒線。如果按照道瓊斯估計的百分之十點四來看,中國已經跨過了警戒線。」
章家敦說,財政刺激計畫增加了中國銀行的壞帳。承擔著七千二百億美元非生產貸款的銀行體系的徹底崩潰將使中國經濟陷入癱瘓。
章家敦最後說,世界經濟的衰落必定對中國的經濟帶來負面影響。中國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加入[世貿組織],只能使國內的經濟狀況更加糟糕。由於中國自身政治體制的約束,他預言,中國將在十年內崩潰。
日本趨勢策略家、臺灣政府顧問大前研一預測,海峽兩岸將在2005年到2008年統一為[中華聯邦]。美籍華人律師章家敦則預言中國將在十年內崩潰。儘管兩人的觀點截然不同,但都產生了轟動性效應,倍受矚目。
*中國:吸收外資最多的國家*
大前研一認為,中國近年來經濟保持強勢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吸引外資。他說,中國是世界上吸收外資最多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之一。他說,這一點很重要,因為直接投資一般都是投在基礎設施、工廠和設備上的長期投資,不是隨時能抽走的。其結果,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大前說:「中國生產的影碟放映機、行動電話、台式和筆記本電腦產量分別佔世界市場的54.1%、27.8%、29.6%和11.7%。彩色電視、錄影機、冷氣機以及摩托車的產量分別佔世界市場的26.5%、32.5%、43.7%和49.5%。這些在上個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曾經是日本經濟快速發展的支柱產業。但是這已經成為歷史。」
大前指出,引進外資促進了中國的汽車化。中國的很多汽車製造廠已經擁有國際規模,中國每年生產汽車兩百三十萬輛,中國自己預測,到2005年汽車年產量將達到5百萬輛,這相當於日本汽車生產的規模。
大前認為,中國資本充裕,加速了企業的現代化步伐。大前說:「中國是唯一的既擁有研究和發展基金、技術和技術人員,同時勞工成本仍然保持在每月一百或者還不到一百美元水平的國家,因此中國有充裕的資金使工廠現代化。」
大前說,令人震驚的是,工廠設備的平均年齡還不到七年。設備的現代化提高了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近年來從700美元發展到超過一千美元,有的地區,像上海還超過五千美元,這是世界上其他國家所沒有的。
*出口:中國經濟增長的支柱*
出口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個支柱。據統計,中國經濟的增長有百分之七十來自出口。大前指出,說到中國出口的增長,外資企業應該佔頭功。因為出口的百分之五十二點一和進口的百分之四十七點九都是通過外資企業進行的。
但是章家敦指出,當今世界各國生產能力都過剩,臺灣和其他國家把資金投到中國是為了創造更大的生產價值。但是隨著中國市場的飽和,外國企業將減少在中國的投資。章家敦說:「隨著中國人越來越富裕,他們會買更多的東西,但是對於購買會直線上升的預測難以讓人接受。中國去年的零售增長速度遠遠低於2001年,各類商品過剩,中國政府自己都說百分之八十八的工業產品供大於求。即使是那些銷售量很大的行業,也因為貨物堆積而難以獲利。」
章家敦認為,自90年代開始就一直在討論的通貨緊縮問題進一步證實了中國市場的飽和狀態。通貨緊縮始終在威脅著中國的經濟。因此將大大減少外國在中國的投資。
*唯利是圖讓外企失去信心*
另外,章家敦還指出,中國人唯利是圖的思想讓不少外國企業失去對中國投資的信心。章家敦說:「中國的一貫作法是,邀請外國人到中國來,得到他們的技術,一旦不需要他們,一旦國內企業可以生產同等產品時,中國就把外國人踢出國門。很多行業都發生了這類事情,正像現在發生在手機行業的一樣。」
總而言之,章家敦認為,不論是長期還是短期,中國的消費市場對外國企業來說都是沒有前途的。向中國消費者出售產品的外國人一般都沒有,將來也不會獲得利潤。
章家敦認為,中國吸引的外資並不像中國官方統計的那麼多。他說,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外資實際上是國內資金,這些資金被非法轉移到國外,然後再回到中國投資,以尋求稅收等方面的優惠。大前研一也同意這一點。大前說:「中國自由貿易區的統計數字非常不真實,因此中國政府不瞭解真實情況。例如廈門一家國營電視機廠為了享受外國公司的待遇,把總部遷到香港,但實際上仍在廈門經營。」
儘管如此,大前研一認為,在吸引外資方面,中國在世界上仍然名列前茅。(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