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懲海珊 是共同目標

發表:2003-02-27 05:5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各方對於是否出兵攻打伊拉克,取態或有不同,但並非水火不容。在國家層面,美、英、中、法、俄五個擁有否決權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去年十一月都投票支持第1441號決議,促請伊拉克銷毀所有生化及核子武器,並作出合理解釋,否則須面對「嚴重後果」。由此可見,美英和中法俄之間的分歧不在目標,而在於給多少時間讓伊拉克遵守決議。

根據最新局勢,雙方的分歧可能僅是兩星期的差別。聯合國首席武器調查員布利克斯將在本月二十八日和下月十四日,向安理會提交報告,美國指前者是「關鍵日子」,法國則提議待十四日報告後才作決定。美國和法國也許仍會就伊拉克是否遵守決議,或應否向海珊發出最後通牒存在分歧,但雙方仍可繼續商談武檢的細節。

維繫和平代價高昂

美英兩國與反戰人士之間,又是否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呢?其實,雙方只是在取態和表達方式上有所不同,並無實質分歧。示威者反對以暴易暴,不想殃及無辜,但多數人也認同海珊窮凶極惡,應予嚴懲。大部分西方國家的調查均顯示,多數民眾贊成聯合國授權出兵,也認為海珊應銷毀大殺傷力武器,遵守聯合國自九一年來通過的十七項決議,並終止對二千二百萬人民施以高壓統治。在應否推翻海珊政權一事上,美英立場游移不定,民眾的訴求顯然比兩國政府更強烈。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的反戰示威者,大多同情胡志明領導的北越。現時反戰人士和美英兩國在目標和局勢分析上無大差異,只是示威者寄望可和平解決問題,美英則堅信必須開戰。

這正是雙方應該認真辯論的根本問題,由安理會抑或美英宣戰,反屬次要。二月二十八日或三月十四日後,是否應再次通過決議,也主要視乎有沒有可行的和平解決方案。

鄰近伊拉克的伊朗和一眾阿拉伯國家,早已感受到威脅。西方國家也一直採取圍堵政策,避免正面開戰。九一年,美軍在聯合國授權下,率領多國部隊將伊軍逐出科威特,但並未順勢攻佔伊拉克。停火協議以經濟制裁為後盾,規定伊拉克必須在一年內銷毀所有長程導彈、生化武器和核武。美英稍後進一步施壓,劃定兩個禁飛區。其間武器調查團一直工作,但在九八年被逐,至去年十一月才重返崗位。

十二年的圍堵政策,究竟有甚麼成效?調查團主要從變節者口中得到情報,才找到生化和核子武器的蹤(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