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族學校中國人激增
英國教育體系是雙軌制,既有公立學校,又有私立學校。公立學校提供免費教育,經費來自政府稅收,基本上不接受外國學生。私立學校由私營機構或個人所有並管理,學費普遍偏高並由家長自己支付,收費標準國內外一視同仁。英國約有2400所私立學校,從體制上分為寄宿學校和教育學院兩類。顧名思義,寄宿學校的學生要一律住校。這類學校不僅注重學生學業成就,而且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獨立性,其學生大都住在校外,校方對學生課餘生活的管理相對鬆散。根據歷史沿革,私立寄宿學校又以1612年為界分為新、老兩類。1612年前創建的被稱為「貴族搖籃」的九大公學中,又以伊頓公學、哈羅公學、溫徹斯特公學聲名最為顯赫。
作為家長,既然把孩子不遠萬里送到異國他鄉,當然希望他們到一流學校接受一流教育。因此,隨著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小留學生出國熱的急速升溫,這些名校中也開始出現中國人的身影。在男校哈羅公學,第一位也是迄今惟一一位中國學生出現於去年,另一名中國男孩已註冊明年入學。私立女子寄宿學校中,羅丹中學是比較著名的,它是英國歷史上第一所開設自然科學的女子中學。中國女孩文思1997年入讀該校時,來自中國大陸的女孩不過一兩位,但現在全校600名學生中大陸女孩已增加到20位左右。
最讓記者驚奇的是,哈羅公學的網頁上除了英語外的兩種外語,一個是德語,另一個竟是中文。莫里斯解釋說,近年來,對哈羅感興趣的中國人越來越多,諮詢信件和電子郵件令他們應接不暇。為此,校方專門設立了中文網頁,幫助中國學生瞭解哈羅。莫里斯說,中國學生學習刻苦,特別是文化課表現突出,所以他們很願意招收中國學生,但與大多數英國學校相比,這些頂尖學校裡的中國人總數仍然很少。
上貴族學校不能只靠錢
在英國,這些奉行「精英主義」的學校收費極高,非中國普通「富裕階層」所能承受。文思每年的學費近2萬英鎊(約合人民幣25萬),相當於英國普通百姓一年的收入。這筆錢雖然包羅萬象,從食宿費、教材費、學校設施使用費,到洗衣費、保險費等,但需要另外掏錢的地方仍不勝枚舉,如校服、學習音樂或繪畫、3個假期(聖誕節、復活節和暑假)期間的費用,以及監護費、機票、零用錢等等。私立中學教育一般為6年,但要想進入名校,中國學生還得先「熱身」。
在哈羅的中國學生吳銘到英國時只有10多歲,他先上了一段時間的私立預備小學,一方面學習英語和各種文化課為入學考試做準備,另一方面開始逐漸適應寄宿學校的獨立生活。因此,計算學費時至少還得將一年的預備學校費用考慮在內。
另外,一流的私立寄宿學校對外國學生的招收並非無限制。據莫里斯介紹,對於外國學生(母語非英語者),好學校一般把比例限制在10%至15%以內。目前在哈羅800名在校生中,外國學生只有80多名。作為外國學生的家長,他們想讓孩子接受到純正的英國式教育,所以並不希望班上有太多的外國人。
這些還不算什麼,要想進入貴族學校,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些學校的入學門檻非常高,英國學生想進去已不易,中國學生就更難。拿伊頓來說,有意入讀該校者,至少在11歲半前就要到學校登記。每年6月,伊頓將舉行入學全科考試,包括英語、法語、拉丁文、數學、宗教學等等,通過者才能獲得錄取。吳銘進入哈羅公學,首先是由其所在學校推薦,然後參加了英語、數學等文化課考試以及學校負責人的面試後,一路過關斬將才殺進來的。
與丘吉爾是校友
那麼,這些學生的「投入」與「產出」是否成正比呢?據獨立學校理事會統計,在英國,私立學校學生僅佔全國學生總數的7%,但其畢業生卻佔大學預科學生的20%,正式大學學生的25%,牛津和劍橋大學學生的近50%。特別是一些老牌公學,其畢業生幾百年來一直把持著英國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領域的主導權。
在哈羅畢業生中,既有英國首相丘吉爾、張伯倫,又有印度總理尼赫魯和約旦國王海珊等世界名人。雖然今天英國輿論對公學制「作為社會不平等、不公正的溫床」嘖言不斷,但不論英國王儲查爾斯或保守黨領袖史密斯,還是把他們的兒子送進了伊頓。
中國學生很沉默
可以想像,在這樣的名校裡,中國學生要面對更多挑戰。莫里斯說,中國學生的成績無可挑剔,但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卻過於沉默。學生應該善於提問、舉一反三,而不是不加思考地往腦子裡硬塞。
另外就是缺少親情的孤獨感。其實,這些寄宿學校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就是把學校營建得像個大家庭,師生之間關係密切,學生之間也親如兄弟姐妹。可有些東西是永遠無法替代的。丘吉爾就讀哈羅期間曾在一封給母親的家信中這樣寫道:「請千萬、千萬、千萬……來看看我……那麼多次我盼望您到來,但又都使我那樣地失望。」當問起文思來英5年多的感受,她的回答仍然只有三個字:「想回家。」
(人民網 )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