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電影節,硬傷纍纍

發表:2002-08-27 02:2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電影的搖籃是長春,長春辦電影節聽上去至少不牽強,感覺上還是順理成章的。可惜的是,這幾屆電影節辦下來,不僅名聲沒響、經濟沒順帶著富裕起來,反倒是讓人越來越跟著擔心了。。。。。

一、要徹底改變承辦體制。

   要政府來承辦電影節是中國的特色,它涉及導向的把握等諸多政治性因素。但時代行進到今天,特別是國內幾個電影節的貧血面容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體制是錯誤的。讓什麼政府副省長當組委會主任的組織機構設置更是可笑。藝術可以為政治服務,但政治決不能成為評判藝術的重要標準。建議「華表獎」保留政治特色,其他的電影節就讓他們自己成長吧!

二、文藝搭臺,經貿唱戲

  當初看到電影節的這一主旨時,真的嚇了一跳,這樣的主辦思想不僅可笑,而且是致命的。儘管現在的長春電影節盡量在表面上淡化這一論調,事實卻是在電影節期間各種展銷會竟相上演,各色人等跟趕集似的湊著熱鬧。結果是兩邊不討好,電影沒好的、經貿也是虛假繁榮。放過電影吧,中國現在的電影連自己都不知道怎麼才能吃飽,能承擔起救市的重任麼!!

三、過分濃重的地域色彩

   長春電影節如果沒有長春的地產電影獲獎那可是很沒面子的事。所以上屆的得獎的那位長春籍的女演員獲獎之後就沒了影。包括上海電影節在內,人為因素明顯的存在於評獎的各個角落,讓人看了寒心。到現在為止,我們知道的所謂獲獎影片真正有觀眾看過寥寥無幾,它們都成了一些被時代甩在身後的評委們自我感覺不錯的麵包和擋箭牌,用來滿足自己遲暮的權威感,用來阻撓新電影前進的腳步。

四、暗淡的星光

   那些二三流的演員和幾乎無事可做的老「藝術家」是國內電影節的常客,前者需要人氣和急於拉攏各種關係,後者要拚命的保留自己在別人的記憶裡,每個人都在這裡各取所需,反正沒有衝著電影藝術來的。也難怪,主辦方的思想都沒放在電影上,還能強求誰呢?

五、獎項的尷尬

  首先獎項的設置單調,根本沒有把電影當成綜合藝術來評判;第二,獎項的評判標準是什麼沒有人知道,所以得獎的都是專家說好我們說爛的片子;第三、獲獎的電影只有評委看過,觀眾想看都沒地方看----電影院也不願意放獲獎的電影。。。。。

   長春電影節,什麼時候你能治好傷?


凱迪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