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香活色滿庭芳——惲壽平〈牡丹〉(圖)

作者:韓雨薇 發表:2025-02-01 09: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惲壽平所繪牡丹,現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
惲壽平所描繪的牡丹,富麗堂皇,風姿綽約。(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牡丹花雍容華貴,被稱為「花中之王」,是富貴、吉祥、幸福的象徵,自古以來就被推崇為「國色天香」,因此優雅又喜氣的牡丹畫就成了人們過年期間欣賞的首選。

明末清初著名書畫家惲壽平(1633〜1690年)擅長畫牡丹,牡丹的雍容華貴,在他筆下生動呈現,他所描繪的牡丹,富麗堂皇,風姿綽約,過年全家團聚期間,大家不妨一起來欣賞惲壽平的這幅〈牡丹〉畫,過個有藝術氣息的中國年喔!

雍容華貴的〈牡丹〉

惲壽平,初名格,字惟大,後改字壽平,別號南田。他開創了沒骨花卉畫的獨特畫風,是常州畫派的開山祖師,也被稱為清朝的「一代之冠」。

惲壽平這幅〈牡丹〉呈現出紫、紅、白三種顏色,花葉之翻轉向背、枝節細微部分都仔細交代,毫不馬虎。俯仰掩映,色彩鮮明亮麗,於光輝燦爛中,別具一番高雅的風韻。

面對結構繁複精巧的花瓣,惲壽平一瓣一瓣地,以「色染水暈法」、「粉筆帶脂法」,逐一敷染出深淺不同的層次。在構思方面,意境深邃;在設色方面,淡妍而醇厚;在神韻方面,含蓄靜雅。

畫家藝文小傳

一般傳統工筆畫,是先以線條勾勒物體的輪廓,再敷色填彩;「沒骨法」則是以蘸了顏料的毛筆直接揮灑,把對象物的形體、塊面結構大筆描繪出來。一幅好的沒骨花鳥畫會產生一種「澄淨潤澤」、「清新典雅」的靈秀感,能給予人正向的感受,惲壽平所畫的沒骨花鳥畫就是其中翹楚。

惲壽平一生致力於花鳥畫的研究,他「每畫一花,必折是花插之瓶中,極力描摹,必得其生香活色而後已」,經過一番努力,真的離「活色生香」不遠了,他的畫作因而風靡一時,連乾隆皇帝也曾多次臨摹惲壽平的花鳥作品。

除了研究技法,惲壽平更重視內涵,他能詩能書,被譽為「詩書畫三絕」。藝術對他而言,完全是生命內在情性的自然呈現,也就是說,惲壽平其實是透過沒骨花鳥來表現他寧靜、淡泊的生命特質。

古人云:「畫如其人。」畫作能體現出畫家的氣質、修養和境界。除了在繪畫時用心臨摹,再加上人品高尚,胸懷磊落……凡此種種都能反映到畫作之中,無怪乎惲壽平畫的牡丹,有一種別人無法企及的澄淨明朗、高雅脫俗之感!



来源:看中國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