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不是老化的绝对象征,也可能是身体内在失衡的警讯。(图片来源:Adobe Stock)
随着年龄增长,白发往往随之增加,不过,白发的出现不仅与年龄有关,也与遗传、压力、作息、饮食与情绪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肾藏精,其华在发”,头发的健康与肾气盛衰密切相关;此外,肝血与脾胃运化功能也会影响毛发的生长与色泽。若想减少白发,可从生活型态、饮食营养、作息调养与适度运动等方面着手,促进气血流通与脏腑功能协调,延缓白发出现。
饮食调养
1、黑色食物入肾养发
在中医五行理论中,黑色入肾,黑色食物常被视为养肾佳品,有助改善肾虚导致的白发问题。
黑芝麻:富含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与矿物质,能滋补肝肾,生发乌发。
黑豆:补肾益精,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毛囊营养。
黑米、黑木耳:含铁质与植物蛋白,有助补血与改善气血不足型白发。
2、补血养肝的日常食物
肝藏血,头发依赖肝血滋养。气血不足、肝血亏虚容易造成早白发。
枸杞:补肾益精、养肝明目,促进造血功能,适合泡茶或煮粥。
红枣:补气养血、健脾益胃,适合气虚、血虚体质者食用。
胡萝卜、菠菜、红凤菜:富含维生素与铁质,有助改善贫血。
3、含铜与维生素B群的营养补充
缺乏铜与维生素B群,会影响酪氨酸酶活性,导致黑色素合成受阻。
牛肝、牡蛎、全谷类、坚果:富含铜与锌,帮助黑色素形成。
糙米、燕麦、蛋类、酵母:含丰富B1、B2、B6与叶酸,维持神经与血液系统健康。
减少白发的养生之道,是身心调和的过程。(图片来源:看中国制图)
作息与生活习惯调整
1、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晚上11点至凌晨3点是肝胆修复与血液调养的重要时段,长期熬夜会使肝血不足,进而导致白发、脱发。建议每晚11点前就寝,保持7~8小时高品质睡眠,并避免睡前长时间使用手机或接触刺激性资讯。
2、舒解压力,调节情绪
压力过大是白发提早出现的重要因素。2020年《自然》期刊发表研究指出,压力会促发交感神经过度活化,导致黑素干细胞耗竭,引发白发。建议日常透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方式舒压,调节情绪,有助于延缓白发。
头皮按摩和梳头促进血液循环。(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促进头部血液循环
1、头皮按摩和梳头
平时可用指腹按摩头皮,每次5~10分钟,促进毛囊活化。也可搭配梳子由前额至后脑轻梳30下,早晚各一回,促进血液循环。
2、瑜伽伸展与倒立动作
若想进一步促进头部血循,可练习腿部抬高或倒立的瑜伽姿势。瑜伽界中流传一句话:“只要持续做头倒立6个月,皱纹和白发就会消失。”虽然带有夸饰,但倒立确实能帮助血液回流至头部,改善头皮微循环与毛囊营养吸收。
运动促进血循 气功调养气血
1、气功与太极
气功与太极注重呼吸与意念结合,能调节脏腑机能、稳定情绪。每日练习30分钟,有助活血化瘀、通经养发。
2、规律运动
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不论是快走、慢跑或健走,都能提升心肺功能与血氧供应,对头皮血液循环与头发营养有正面帮助。运动后适当补水并避免过度疲劳。
减少白发的养生之道,是身心调和的过程。透过“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精神内守、运动适度”,可使气血调和、养肝补肾,进而达到乌发养发之效。从养生着手,白发也可以慢慢“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