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的根源本质上来自于对观念的执着。(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似乎吃苦等于拿到一张兑换卷,将来可以换取各种好处福报,所以我们喜欢歌颂苦难。不过作家余华认为,苦难根本不值得歌颂,还说人最好别去吃苦。
佛陀说,万物因缘而生因缘而灭,并不存在独立不变的实体,痛苦也是如此。你之所以感受痛苦不是因为痛苦存在,而是你执着于“事情本该如此”,但事情却没有按照你的执着出现,于是被你解读成痛苦。所以所谓的痛苦是你内心的投射,可以说是一种幻觉。当你明白一切无常,你就不会执着“应该”,允许事物以它本来的方式运行,能坦然接受该发生的一切,我们的内心便会变得宽广自在,也就没有了痛苦。
我们之所以感受痛苦,不是因为世界本身带有苦难,而是因为我们在二元世界里执着小我,人为地把这个世界一些现象和小我纠缠在一起,并误以为世界上的一切是固定不变的,这种错误的认知让我们对外在的事物产生依赖,得到了就是幸福,被认可了就是幸福,反之就是不幸福,是痛苦。但是当我们开始看破这些错觉,便能逐渐从痛苦的迷雾中找到出路,解脱出来。
佛法告诉我们,我们生存的二元对立世界皆因缘和合,并没有固定的本质,这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包括我们的思想、感受和记忆,甚至是“我”的概念都是不断变化着。我们生存的世界犹如一场游戏、角色、剧情,场景栩栩如生,让人沉浸其中,当游戏结束,屏幕上的一切瞬间归于虚无,你的角色也随之消失。如果你能明白这个真相,即明白自己其实是一个游戏中的角色,你还会痛苦吗?应该不会,因为你明白一切场景只是影像的投射。你以为的痛苦只是游戏角色的感受,是内心的错觉。
我们感受痛苦是因为执着于“这件事该这样”“那件事不该这样”,我们认为“快乐应该永恒”“痛苦应该远离”,但世界的真相是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快乐如此,痛苦也是如此。当我们执着于某件事的存在,痛苦就产生了,当我们执着于某件事的消失,痛苦便如影随行,但如果我们能看破一切,便会明白我们从未真正拥有过什么,所以也就没有失去过什么,这就是真正的奥秘所在。
佛法的核心也是宇宙运行的规律。在因缘法则下,果实因因缘而生,万物因缘而现,这就如同无形的大手推动一切事物的变迁,当万物显现之时便是因缘合和的结果,如同日月星辰的运行也如同世间人事的交错,
我们总以为拥有一个真实不变的我,但佛法告诉我们,“我”其实是色,受,想,行,识的暂时组合。“我”是在不断变化的,并非永恒,色身会老,情绪会变化,思想会浮沉,行为受环境影响,意识也会随时间变化。如果“我”真是固定不变的,那么为何我们的身体、情感、想法会随时改变呢?
当我们执着于游戏场景中的那个“假我”,便会不断地与变化抗衡,试图维持某种“永恒”的自我认同。但生命的本质是流动的,当我们执着于一个不存在的固定的“我”就会陷入无尽痛苦,因为我们无法抓住一个从不存在的东西,好比水中捞月。诸如财富、爱情、地位、名声等,我们认为这些能带来幸福,于是努力追逐,然而这些外在的一切都是无常的。
没有任何事物能保持永恒不变。财富可能因市场变动而消失,爱情可能因时间流逝而淡化,地位可能因外在环境而动摇,名声可能因时间推移或误解而消散,当我们执着于这些东西并将幸福寄讬在它们身上,那么每当它们发生变化时痛苦便会随之而来。我们害怕失去,害怕变化,害怕无法掌控,这些恐惧本身就是我们内心痛苦的来源。当我们放下执着,断了痛苦的来源,痛苦便无处安身。
佛是觉悟的人,而人是未觉悟的佛,人皆有佛性,当烦恼和无明被拂去,真正的本性就会显露,便能证悟成佛,这就是佛是人成,佛与人的不同,只是在于是否能够觉悟。缘起的力量并非仅仅是空洞的概念,而是无处不在。
比如火拼非从任何具体的地方来,而是在充足的条件下自然显现,比如摩擦起火,火源自于本来的性质,源自于缘起的力量,因此宇宙万物都是在这因缘法则的力量中运行,当一切条件具足,便会显现,当条件消散便会消灭。
既然痛苦的根源是执着,而一切执着皆是缘起性空,那么解脱的关键就是放下执着,当我们明白“我”只是流动的意识组合,不再执着于外境,接受万物皆是变化的幻影,不再认定痛苦为真,视之如梦境中的短暂波澜,我们将发现世界仍然如故,但我们的内心已经解脱。
当你能破除二元对立的框架,你就不会活在对过去的遗憾和对未来的忧虑,而是活在当下,体验每一刻的存在但不被外界影响,用平等心看待世界不再用好坏的标签限制自己。
佛陀当年并没有特意隐藏这个秘密,而是世人习惯用二元的眼光看世界,总想要得到快乐远离痛苦,但事实上真正的解脱不是拥有更多快乐而是超越快乐与痛苦的二元对立,当你明白痛苦不存在你就不在受制于外在的变化,不会再害怕失去也不会执着于拥有,因为你知道这一切本就如梦如幻。
当我们明白所有人都因为执着而痛苦时就能升起慈悲心,愿意帮助他人从错觉中解脱,这样的心态不仅能减轻我们自己的痛苦,也能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
佛法并不是否定我们的感受而是要我们明白所有的苦乐、爱恨、得失其实都只是“心”的投射,当你执着于某个结果,而现实又未能符合我们的期待时,你便解读为“痛苦”,有人问,那我们该如何面对生活?当你遇到困境不去抗拒,不去执着而清楚知道这只是因缘合和的短暂现象,不是我的全部,就像云朵在天空中飘过,无论是彩云还是乌云终究会散去。
世界本是无常无我,无常意味着时刻变化,无我意味着没有独立自主的实体,你准备好颠覆你的三观,走向这条通往解脱的道路了吗?修行不是消极地逃避现实,而是以更高纬度的智慧看透现象的本质,让心灵回归本来的自在于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