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武侯祠过厅。(图片来源:Shizhao/维基百科)
一提及三国时代,创下隆中对、连珠弩、木牛流马及八阵图等神之又神的故事的诸葛亮,绝对是举足轻重的一大重要角色。他可是汇集忠、孝、义、智于一身的政治家与军事家。众所周知,诸葛孔明可是公认的忠、智慧的主要代表。
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从年轻时就有经天纬地的才能与安邦定国之谋略。唐朝诗人杜甫在《八阵图》一诗中,即以前两句鲜明的点出诸葛亮的莫大成就:“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诸葛亮生前获封“武乡侯”,死后諡号为“忠武侯”,武侯祠因此得名。中国尚存规模较大的武侯祠目前共有9座:成都武侯祠、古隆中武侯祠、祁山堡武侯祠、白帝城武侯祠、南阳武侯祠、五丈原武侯祠、宝山武侯祠、勉县武侯祠、兰溪武侯祠。其中位于四川成都市南郊的武侯祠占地56亩,虽然不是时间最早的,但在影响力、规模与名气上都是最大的,亦是中国唯一一座君臣合祠的祠庙。历经千年的它,实际囊括了有刘备墓的惠陵、汉昭烈庙、三义庙与川军抗战将领刘湘的墓园。
其实,最早的武侯祠建于陕西,亦是唯一一座官方修建的武侯祠。根据史料记载,在诸葛亮辞世了二十九年了之后,后主刘禅在群臣的建议下,特地为诸葛亮在沔阳(湖北仙桃市古城西门)立庙。此事说明在三国时,祭祀刘备陵庙与诸葛亮的庙宇分别在成都和陕西。惠陵与汉昭烈庙的建立时间为蜀汉章武元年(221年)。成都的武侯祠则是在南北朝时期建立的,跟惠陵、汉昭烈庙同属一个区域,但成都武侯祠实际上是分成数个阶段才建立起来如今的状况。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一子、明蜀献王朱椿主张要“君臣宜一体”,故将惠陵一旁的武侯祠给废弃了,重新修建汉昭烈庙,并在庙内安置诸葛亮塑像,真正的实现了“君臣合祀”的格局,此亦具有良臣伴明君之美好寓意。
康熙十至十一年(1671~1672年),成都武侯祠重建一事由四川按察使宋可发主持,最后形成里面有着昭烈殿、刘备殿的昭烈庙在前,有着忠武殿、诸葛亮殿的武侯祠在后的前高后低之格局,并持续迄今。
至圣先师孔子曾言:“臣事君以忠”,诸葛亮身为一代名相,不仅对君主刘备与国家尽心尽力,甚至奉献所有,在成为万众典范之际,亦完全符合儒家思想“忠”这一重要元素,因此武侯祠可谓呈显民众对儒家思想的极度重视。
诸葛亮还因足智多谋,而被视为“智慧”代表,但除了“忠”与“智”,“清廉”亦是他的一大特征。最后跟大家分享一则小故事。
诸葛亮曾经上表后主,陈述自己成都的家中种有800棵桑树,以及15顷的瘠薄田地,而这些足够孩子的吃穿用度了。诸葛亮更坦言,自己在外行事,不曾聚积储存私人财富,但凡所穿所吃均依赖国家。正因如此,一旦他死去,家中绝不会有多余的衣物布帛,外头更不会出现因公赢利的产业财货。
如此美好的诸葛亮,怎不令人钦佩!